健康工作场所 打造健康职业人群--第四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5-08-21

  2015年8月20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支持的第四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疾控中心以及国内高校、医院等机构的代表,与国际劳工组织、美国疾控中心、抗癌总裁圆桌会代表等公共卫生与健康促进领域领导和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功能社区健康促进”主题,共同为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献智献策。

  中国疾控中心王宇主任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交流平台,行动开展8年来,在各级各地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民健康理念不断提升、健康知识不断普及、健康实践不断推广。今年大会聚焦“功能社区健康促进”意义深远。“功能社区”是指由学校、企业、机关等相同处境人群构成的社群,是劳动力人群聚集的主要场所。劳动力人口的文化和技术素养、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状态,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疾控中心在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下,从自身做起,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为预防肿瘤等慢性病做出表率。他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职业人群健康,共同努力,携手应对慢性病的挑战,着力营造有利于职业人群健康的环境。

  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德美尔先生向大会召开表示祝贺。职业人群安全与健康既是工人的权利,又是政府提出的以人为本、安全发展议程的重要内容。国际劳工组织一直致力于促进所有劳动者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体面、高效地劳动,也愿与中国疾控中心和相关单位建立更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建立健康工作场所,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提供更多援助和支持。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常继乐局长在致辞中强调,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面临很多挑战。今年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数据显示,十年间我国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的患病和癌症的发病均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主要死因。相关危险因素如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习惯在我国居民中仍普遍存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作为慢性病防控双向顶层设计的一部分,从下到上发动群众主动参与,调动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慢性病防控,解决慢性病防控最后一公里问题,是非常接地气的国家项目。希望各级行动办充分抓住慢性病防控的工作机遇,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在讲话中表示,本次大会的主题“功能社区健康促进”非常重要,因为约一半的慢性病负担发生在65岁以下人群,我们必须重视社会一半以上的生产力人群的健康问题。他指出慢性病防控工作需要群策群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已在过去几年中获得良好效果:中国健康促进联盟发布了健康生活行为指导系列建议,宣传推广具有循证证据的健康生活行为;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分会联合健康生活方式国家项目办主办的“健康生活方式知识传播竞赛”在全国29个省份开展,提高了广大疾控和社区工作者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的积极性和能力,取得良好效果。他再次呼吁,面对紧迫的慢性病防控形势,需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坚持关口前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做大会主旨报告,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第一阶段(2007-2015年)工作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他指出在过去八年中,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策略和指导文件,整合多部门资源,建立了长效、可持续的工作机制,并适时开展多次有效评估。同时,各地积极推广健康促进工具,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活动,促进自我管理和人际互助;因地制宜,开展传统文化与信息化创新相结合的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及宣传活动。他谈到,在第一阶段行动基础上,根据国际、国内慢性病防控的策略方针及战略部署,未来十年将继续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每年围绕一个重点开展专项行动,着重加强西部地区技术支持,突出授予技能的特点,强化深入社区行动。

  本次大会既有国内外慢病防控和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方面的理论实践和最新进展介绍,又不乏富有地方特色的健康生活方式活动展示;并分别就工作场所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实践、膳食营养促进、肿瘤防控措施以及健康传播策略四个具体议题设立4个分会场,从不同角度全面、详细地探讨职业人群的健康促进问题。在专业的学术交流与讨论之余,现场“健康生活方式知识传播竞赛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吃动平衡 走向健康”互动环节以及微信互动等活动,寓教于乐,让与会者亲身感受到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