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0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消除疟疾履行承诺,做好地震灾区疾病防控工作——2013年“4.26”全国疟疾日

2013-04-25

疟疾及疟疾日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曾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疟疾可防可治,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在我国主要有间日疟和恶性疟两种。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发冷、发热、出汗等,恶性疟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死亡。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是睡觉时使用蚊帐、户外活动时穿长袖长裤、抹驱蚊剂等。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是疟疾高度流行区,赴这些地区工作、学习和生活时,请携带青蒿素类抗疟药品和蚊帐、驱蚊剂等防护品;回国入境时,如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当主动向口岸检验检疫人员申报,以便得到及时救治;回国后1个月内,如出现发冷、发热、头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告知医护人员自己的出国史,便于医护人员排查疟疾。

 

 疟原虫生活史

 

全球疟疾流行形势图

 

疟疾防治宣传画

20075月,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8年起将每年425日或个别成员国决定的一日或数日作为“世界疟疾日”。2013-2015年“世界疟疾日”的主题已确定为“Invest in the future: defeat malaria (投资未来:击溃疟疾)”。

 

2013年世界疟疾日主题

我国结合实际情况,自2008年起,决定将每年4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开展“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自2010年我国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以来,确定了“全国疟疾日”主题为“消除疟疾、履行承诺”。各地充分发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开办专栏、专题,以新闻、公益广告、科普知识问答等形式开展新闻宣传报道;组织医务人员、志愿者等以街头义诊或咨询等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开展对出国务工、经商和旅游等重点人群的宣传,增强了群众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的意识,提高了人群的自我防护能力,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消除疟疾工作。

 

 

历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

中国的消除疟疾行动

我国政府于2010年启动了中国消除疟疾行动,提出2020年实现全国消除疟疾的目标。即至2020年,在我国具备敏感的监测系统前提下,连续3年没有当地感染的疟疾病例。自2010年我国启动消除疟疾工作以来,全国疫情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2012年全国报告疟疾病例已不足3000例。但消除疟疾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个较大的问题,即输入性恶性疟病例逐年增多,每年都有较多死亡病例发生。输入性疟疾疫情不但严重威胁我国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同时也对我国消除疟疾工作带来挑战。

 

 

2007-2013年全国疟疾疫情趋势

困难与应对对策

我国输入性疟疾防控尚面临着如下困难:一是我国赴非洲、东南亚等高疟区劳务输出、商务、旅游、学习、维和等出入境人员数量大量增加,给输入性疟疾防治管理带来更大挑战。二是出境人员普遍缺乏疟疾自我防护知识和主动求诊的意识,不少患者因此错过最佳就医时机,贻误病情,甚至因此丧失抢救的最佳时机而导致死亡。三是我国非疟区、低疟区等很多地区的临床医师普遍缺乏恶性疟诊治经验及技能,也缺乏特效的救治药品。

我国输入性疟疾防控对策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多部门协调与合作,协同开展输入性疟疾防控活动;二是加强对出国务工、经商和旅游等重点人群的疟疾危害和防治知识宣传;三是加强出入境口岸疟疾监测,及时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四是加强临床医生疟疾诊治与救治能力培训,储备必要的抗疟救治药品,以保证及时发现和救治疟疾病例,避免误诊漏诊和延误治疗。

 

2012年全国疟疾日输入性疟疾防控对策研讨会

地震灾区的疟疾传播风险和防控提示

20134200802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疾病防控、医疗救治等社会基础卫生设施受到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加之人群行为因素亦发生显著的群体性改变,给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传染病防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由于雅安市近几年疟疾发病程度低,疫情稳定,且均为输入性病例,同时目前尚未进入真正有意义的流行季节,因此在地震灾区出现疟疾传播和流行的风险较小。

但是,此次地震使震区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地震导致大面积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不仅形成了堰塞湖,还出现了许多积水坑洼。这些新的地面水体将成媒介按蚊的孳生场所。其次,地震使广大群众的住房损坏,居住于帐篷或“板房”内,无防蚊设施或防蚊设施差,致使人蚊接触,遭受蚊虫叮咬,如果有传染源输入,则传播疟疾的机会增多。此外地震不仅使灾民大规模迁徙,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甚至有从重疟区回归灾区探望亲友的回归者,如若携带疟原虫,势必成为传染源,带来一定的发病和传播风险。

因此,对这些疟疾传播和流行的潜在因素变化应引起足够重视,特别需要关注:1、加强对自疟疾流行区的回归人员和来自疟疾流行区救援人员的疟疾监测,及时发现疟疾疑似病例,及时确诊、规范治疗和实时报告。2、加强媒介监测,以采取适当的媒介控制措施。3、加强人群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护意识,注意防蚊灭蚊,并出现发冷、发热等类似疟疾症状时及时到当地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疟疾诊治。

 

 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抗震救灾动员会

相关文档:

文件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