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0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2006“国际减灾日”主题——“减灾始于学校”的启示

2006-10-11

 2006年10月11日是联合国倡导的第17个“国际减灾日”。

2006年6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减灾战略在巴黎的总部发起“减灾始于学校”的活动,以促进各国把减灾内容编入普通教育的教学大纲并改善学校安全。旨在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校园的安全减灾意识和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此活动由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定为今年的国际减灾日主题。

1989年12月,在第44届联合国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上,联合国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自1991年来,连续推出了17次减灾日主题活动。

2006年6月15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减灾始于学校”运动,目的是促进各国将减灾内容编入普通教育的教学大纲并改善学校安全。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表明:全球每年有超过2亿人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18岁以下儿童是最脆弱的群体,特别是当灾害发生在他们正在上学的时候。

例如:2005年3月,160所学校在伊朗地震中被毁。2006年2月17日,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因暴雨成灾发生的特大泥石流,500余间房屋和一所正在上课的小学在瞬间被吞没。据统计有200多学生在这次灾难中丧生,1500人失踪。2006年6月10日,黑龙江宁安市沙兰乡一学校因暴雨发生山洪,导致至少20余名学生下落不明。6月10日14时许,黑龙江宁安市沙兰乡长安小学突遇上游暴雨引发的洪水,造成正在上课的30多名学生死亡。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印发海啸,给印度洋沿岸造成了举世瞩目的灾难,英国女孩缇丽·史密斯,运用她在地理课上学到的海啸常识,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根据联合国国际减少灾害战略秘书处对82个国家的调查,只有33个国家在中小学教学大纲中有关于灾害的内容。

青少年与儿童在自然灾害与事故面前是最脆弱的群体,这是由于青少年与儿童处在迅速发育的时期,体力不强但活泼好动,又缺乏社会经验与自我保护意识。国内外校园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我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14000人之多,据国家少年儿童“安康计划”和教育部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一些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则更为严重。

一份由北京市未成年保护委员会、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单位作的2006年学生暑期安全调查显示:由溺水、交通意外、跌落、动物损伤以及烧伤、烫伤意外窒息等造成的伤害已成为我国1—1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青少年暑期高发的安全事件包括:意外伤害、刑事伤害、网络沉溺、性行为和犯罪,由于家长疏于管理,家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造成以上事故的发生。青少年教育专家认为:暑期是学生意外伤害事件的高发期。北京市儿童医学中心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52%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里,这些发生在家中的儿童伤害事件有六成是儿童被单独留在家中时发生的;北京有8.6%的儿童称:家长经常将自己一个人留在家中,还有47.4%的儿童偶尔会独自在家。

校园安全在整个社会安全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校园是社会的缩影

学校的学生来自具有不同职业和地位的家庭,各种社会矛盾在学生的思想上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会得到一定反映,教师的思想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各地校园建设水平与设施及教学经费的差异取决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校园安全保障能力也是一个地区安全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校园的特殊性与脆弱性

校园又不同于一般社区,这里是教育的场所,又是儿童与青少年集中的地方,灾害与事故的发生有明显的特点,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如青少年活泼好动与活动场所相对狭窄的矛盾;人群密集与建筑质量低于住宅与工作场所的矛盾;心理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自我防护意识与校园周围复杂社会因素的矛盾等等。

校园安全教育的高效性

尽管学生群体与许多校园设施具有较多脆弱性,但青少年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接受新知识和能力强,学校具有开展教育的良好设施与师资,安全减灾教育的效率通常要明显高于其他社会群体和场所。成年人由于工作繁忙和流动性大,很难组织有效的安全减灾教育。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安全减灾知识与技能,再向家长们扩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展“减灾始于学校,安全源自校园”的减灾宣传活动

青少年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遇事冷静,心理健康,百折不挠,善于正确应对各种灾难与事故,乐于助人的品质,这正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

在师生员工中、特别是新生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做到进课堂、进教材、进宿舍。征集适宜青少年儿童阅读的科普读物和教材,将自然灾害的减灾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大纲,作为必修课程。

建立灾害事故的应急心理救助机制,增加青少年儿童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在灾害发生时能保证正确应对危机,在灾害发生后能尽快克服心理上的影响,恢复正常学习。

2006年6月30日下午,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与宣武区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共建“安全学校”启动仪式在宣师一附小多功能教学厅隆重举行。这是我市创建的第一所“安全学校”。 “安全学校”的成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安全学校”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创建就是想改变原有的安全、环境教育模式,在保持和发展跨学科安全、环境教育课程的基础上,为学校提供更多融入安全、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机会,促使安全、环境教育纳入到学校每日管理和教育的环节之中。创建安全学校,可以为学校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安全、环境管理系统,提高学生的安全、环境意识,最终促使安全、环境意识和行为成为在校学生生活和道德精神的内在组成。创建“安全学校”不仅能使教师和学生的安全、环境素养得以提高,学校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又带动公民,从而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和民间团体在学校安全、环境教育的管理上的合作。

项目启动后,科研人员将对学校安全、环境、健康现状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报告提出的学校安全、环境和健康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对校内的设施及安全、环境、健康管理进行完善,最终建立“安全学校”管理体系,开展“安全学校”认证工作。据了解,目前北京市目前尚未有“安全校园”建设模式和系统的评价体系,本次“安全学校”的启动建设,将为以后在全市推广安全校园建设提供标本示范作用。

来源:北京市气象局减灾协会

相关文档:

文件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