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0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三、专业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提高

2012-02-07

  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心逐步建立了涵盖传染病防控、慢性病防控、公共卫生三大业务领域的疾病防控业务体系,不断完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信息化建设、健康教育与健康传播等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提高。

  (一)卫生应急机制初步形成

  中心积极探索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管理模式和思路,注重积累应急工作经验,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不足,力求尽快改善。初步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卫生应急技术和物资储备。在应对自然灾害、新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中,应急反应能力不断加强,用实际行动履行了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践行着保障人民健康的庄严承诺。

  第一,组建卫生应急中心,应对日益增长的卫生应急需求

  中心成立之初,在原疾控处的基础上成立了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2003年,在突发 “非典”疫情处理中,凸显出中心在应急反应中存在的诸多不足。随后,中心通过从中心各单位抽调专业人员和引进人才等方式,充实了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加强了传染病监测控制和卫生应急的技术准备与响应,同时积极完善中心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各直属单位也建立了卫生应急部门和预案响应机制。2011年,为全面加强卫生应急工作,中心组建成立了卫生应急中心。

  中心通过积极完善沟通机制,加强了中心与省级疾控机构之间的工作协作和联系,不断推进应急工作整体水平。十年间,先后开展了“非典”、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肺鼠疫、无形体和新型布尼亚病毒等重大、新发、突发疫情的处置;完成了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盈江地震、舟曲泥石流、洪涝灾害、干旱和冰冻雨雪灾害以及印尼海啸国际救援等十余次重大自然灾害的救灾防病工作;同时参加了奥运会、世博会、大运会、民运会等数个重大活动的卫生保障。近几年来,还成功协助处置了数十次影响较大的食物中毒、化学污染、工业事故等事件。在各项应急工作的过程中,也协助卫生部开展了全国卫生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应急技术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后勤保障及装备完善等各项工作。

  第二,树立科学应急理念,增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多年来,中心在参与各类应急事件处理实践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树立科学应急理念,指导应急工作开展。参与制定各类卫生应急技术方案共88个,其中传染病防控类54个,其他应急相关工作方案14个,应急相关工作规划2个,应急预案7个,灾害应对类技术方案7个,综合处置类技术方案4个,促进了卫生应急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深入开展全国重点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调查和处置,防控技术开发合作等综合性工作,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启动网络媒体信息搜索工作起,探索媒体监测方法,引入用于发布和获取网络内容的咨询聚合(RSS)技术辅助开展日常媒体监测。制定中国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工作方案,2011年启动并定期召开月度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会议,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提出预警及措施建议。

  引进先进科技手段,服务卫生应急工作。例如中心建成的国家化学中毒医疗救治基地建设项目远程会诊系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像采集、压缩和显示技术、语音压缩合成传输技术、网络存储技术等,将国家级和省市级化学中毒医疗救治基地及其他中毒救治相关单位联系起来,构建国家中毒控制中心—中毒事故现场—中毒救治基地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全国中毒救治基地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远程医疗、现场应急处理等的信息资源共享,为突发中毒事件中病人救治搭建一个最便捷、有效的途径,先后在遵化市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吉林省蛟河市实验小学课桌椅甲醛超标等多次突发中毒事件处置和技术指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解决应对突发事件时人力资源快速组建的困难,中心自2005年开始建立专家储备库,目前在库专家已有14种专业共199人。此外,中心还成立了传染病防控、中毒事件处置、核和辐射事件处置等三大类常备应急队伍,基本满足了应急人员梯队需求。中心辐射安全所承建的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还被指定为世界卫生组织辐射应急医学准备与救援网络的成员。

  第三,以移动实验室为核心,提高综合性现场机动作战能力

  20104月,玉树地震发生后,为保证灾后人民的生命健康,按照卫生部的指示,中心派出了2004年从法国引进的移动实验室,历经3000公里,在震后15天抵达玉树。在玉树州结古镇成立了由中国疾控中心和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共同组建的鼠疫监测工作队,并以移动实验室为基础,建立了鼠疫检测基地。玉树海拔高,气压低,昼夜温差巨大,队员们虽然高原反应严重,但仍坚持在气压更低的负压实验室中认真进行检测工作。

  移动实验室在玉树投入使用,开创了在高海拔地区使用移动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先河,收集了海拔3600米高原的各项实验室运转数据,为灾后鼠疫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传染病所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

  多年来,中心一直在努力探索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思路与模式,初步建立了应急保障体系与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模式。为做好卫生应急基本装备和物资的储备工作,中心坚持国家储备与中心储备、地方储备互为补充的原则,将储备物资分类研究和统筹规划、物资储备与技术储备有机结合,利用一期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项目,组织研发满足现场多种功能适用的个人携行装备,配备海事电话等先进应急设施。2010年,完成通讯指挥、仓储运输和生活保障机动方舱等应急综合保障项目。其中,通讯指挥方舱可提供20人参加的会议场所,并通过卫星通讯与后方建立图像、语音数据的联系,生活保障方舱2小时可保障加工100人饮食,能够将地表三类水处理达到可饮用标准,处理能力可达到500/小时,满足4人同时洗浴。目前,已初步建立起卫生应急保障体系,形成了由12台专业车辆组成的现场机动车队,大幅度提升了中心卫生应急队伍现场检测救援和通讯指挥能力。

  第四,处置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应急队伍

  随着公共卫生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人们对公共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中心的应急任务不断增加。多年来,中心一直以国家任务为己任,以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履行着保障人民健康的光荣使命,成为维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20085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成为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却的伤痛。灾情发生后,中心紧急动员,无论是领导干部、业务骨干还是普通员工,每一个人都在尽最大的努力来加入这场战斗,所有的人都恪尽职守,随时待命,很多人都是通宵达旦地工作。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疾控人员与灾区人民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也是在这一刻,疾控人员更深刻感受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以及努力保障灾区人民健康的强烈愿望。正是在这种为人民奉献,为国家分忧的崇高职业精神的指引下,中心在灾情发生后,立刻组建了赴灾区的防疫应急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前两批应急队伍集结、装备及后勤保障工作。在这史无前例的抗震救灾中,中心向14个重灾县派出19610人次的应急队伍,历时166天,创造了数个“之最”:中心的抗震救灾队伍是四川省外最先抵达灾区的卫生防疫队;人员数量以及高级专家比例最高;在卫生应急救援队伍中坚守时间最长;疾控队伍在灾区的分布最广。在救灾防病工作中,中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灾区实际,为科学开展消杀工作等多项重大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应急研制了手机应急报告系统替代损毁的系统,在震后第10天开始恢复疫情报告;积极实施现场卫生学评价和传染病控制;指导开展强化免疫和专病防控等技术工作;创造条件在重灾区建立起多个“帐篷实验室”,在这场空前的自然灾难中,中心的应急体系和应急队伍经受住了考验,显示了国家队应有的素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这是一支关键时刻能打硬仗的队伍,是一支在关键时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中心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授予中心“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

  2009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首发在国外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基于充分的流感大流行技术准备,在技术应对工作中更加从容、有序、科学、有效。中心牵头迅速建立并扩大了全国监测网络,覆盖全部地级市,监测能力得到空前加强;加强国际沟通与合作;未雨绸缪,做好了科学的预案,制修订近20项甲流防控技术指南;与地方各级疾控中心形成密切合作的工作机制;随时组织专家研判疫情形势,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防控策略的确定和调整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技术支持;第一时间研制出技术最优的甲流病毒检测试剂,提供全国监测网络使用。在病例输入我国之前,即具备了甲流病毒检测能力,用于早期病例排查工作,为疫情早期输入病例的确证做出巨大贡献。中心组织、设计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甲流疫苗临床试验,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大力支持、协助下,与新药技术监管机构密切合作,夜以继日,边研究、边审检,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完成甲流疫苗研发和全球第一个大规模使用甲流疫苗的国家,并第一个向全球建议1剂次15微克无佐剂裂解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甲流。这些技术成果为有效保障60周年国庆阅兵和全运会等重大活动的顺利举办,以及甲流最终在我国的有效控制起到了关键的技术支撑。中心在甲流疫苗的安全性监测和研究也为我国疫苗获得国际认定并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85.2%的公众满意中国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举措,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称“中国采取的措施十分有效”。正是全国疾控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科学应对,让甲流防控工作成为2009年度卫生领域群众满意度最高的一项工作。

  在不断的进取、锻炼中,中心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合作能力不断提升。20113月,我中心国家流感中心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第五个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这是发展中国家的首个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

  在实践中,应急工作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处理更加有效,应对更加从容,塑造了一支成熟、专业、高效的卫生应急队伍的形象。

  (二)传染病防控体系不断加强

  十年来,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免疫规划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控取得重大成就。

  第一,实现传染病监测网络化系统化,预防控制能力得到巩固

  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防治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加强。为收集法定传染病报告所不能提供的其他传染病的防控信息,2004年恢复和新建了全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国家级监测系统,形成了我国除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之外,最主要的传染病监测数据收集系统。目前,该系统共覆盖25种传染病及4类病媒生物。在31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1548个长期监测点,建立了霍乱、血吸虫、鼠疫、急性驰缓性麻痹(AFP)、不明原因肺炎等单病种网络直报,开发、实施了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围绕法定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报告管理等职责,建立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规报告制度、开展网络媒体信息搜索工作、将重点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分析及专题分析纳入常规工作内容,并开展了风险评估工作。

  新发传染病发现和研究能力明显提升。病原学的研究是传染病防治的基础之一,是应对新发传染病的基本技术条件,病原学研究水平是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C群流脑变异菌株和新布尼亚科病毒的发现等,为疫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依托传染病重大科技专项平台及时开展了病人分离菌株携带多耐药基因情况的筛查工作,检测出2bla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首次证实“超级”耐药细菌在我国的存在。

  2006年起,在强化的人禽流感监测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了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陆续报告了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很长时间内未能找到病因,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和海外引进的学者与相关省疾控中心通力合作,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与确认工作。2009年底,在湖北报告的病例中首先发现病毒感染的线索,随后根据对湖北、河南、山东、辽宁、安徽和江苏等6省的241例病例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特征分析和病原学研究,最终从病例血液标本中发现了新的布尼亚科病毒,研究成果已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这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病原学研究领域重要的新发现和突破性进展,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重视。

  第二,重点传染病预防、治疗、干预工作多维度开展,逐步实现防控目标

  为做好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心从团队建设、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着手,精心组织,认真实施艾滋病、结核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进展。

  艾滋病防治工作通过组织制定《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艾滋病综合防治手册》等技术标准、规范和方案,指导和推动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从中心成立前的艾滋病病例报告、入境检测和少数重点人群的哨点监测,探索推广使用安全套和抗病毒治疗试点工作,发展到2011年涵盖艾滋病防治的科研、临床和公共卫生;病毒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行为学和流行病学各领域工作的全面开展——包括指导全国实施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扩大的多人群哨点监测、开展自愿咨询检测、重点人群调查以及医疗机构临床病人检测、耐药监测、分子流行病学监测的综合监测和检测策略;2003年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多个国际组织联合开展首次全国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现每两年组织全国开展一次艾滋病疫情估计;在2005年全国艾滋病重点人群筛查和疫情估算中,中心克服压力,发布重新估算的现存活HIV感染者人数和艾滋病人数,较2003年估算感染者人数减少19万,为准确分析艾滋病流行状况和趋势、制定国家艾滋病防治政策和进行资源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实施从检测发现感染者,到对其进行随访干预、CD4检测的感染者综合管理;实施包括推广安全套、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性病规范化治疗服务、孕妇筛查和抗病毒药物阻断母婴传播等在内的综合干预策略;实施全面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开展艾滋病疫苗研究等科研工作。

  云南省德宏州、河南省驻马店市、四川省凉山州和新疆自治区伊犁州是全国艾滋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卫生部的联系点。中心从2004年开始,承担着为这些联系点提供现场驻点技术支持工作,先后派驻30余名青年骨干在4个联系点支援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派驻时间为半年至1年。如在伊犁地区的派驻点,沿途多是大片荒无人烟的沙丘,常常收不到手机讯号。派驻人员克服水土不服和生活习惯不适等困难,及时适应环境,以“创先争优、扎根基层、抗击艾滋、服务群众”为己任,在联系点夜以继日开展工作,结合当地民族特点制定工作方案,遍访艾滋病疫情较重的乡镇、街道开展流调,分析艾滋病疫情特点,开展抗病毒治疗和督导,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同时注重团结群众,根据自身优势和当地需要自发对基层疾控人员开展技术培训,用平凡的工作书写着不平凡的艾滋病防控事业。

  在结核病预防控制方面,中心为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结核病防治模式,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目标。编写了《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纲领性技术指南,以及《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耐多药肺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方案》和《结核分枝杆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防治工作技术指导手册》等系列技术规范,并对省级师资队伍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创建并实施了专题督导、规划督导以及国际合作伙伴联合督导相结合的综合督导模式,并指导基层开展督导工作。开发并推广了基于计算机网络实时报告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组织开展了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结核病防治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及耐多药结核病防治等领域的试点工作和应用性研究工作。组织开展了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为政府科学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筛选并系统评估了基因芯片、线性探针和荧光定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11种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新技术,其中2项快速耐药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将传统方法所需的3个月的检测时间缩短到了2,使得试点地区的耐多药患者及时得到了治疗,减少了死亡。这些新诊断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实验室诊断的自动化和规范化水平。通过以上的探索,建立起了结核病新诊断技术评估和验证工作机制,为在“十二五”期间推行适宜技术奠定了基础。开发了肺结核患者手机管理信息系统,以短信的方式提醒患者服药;研发了电子药盒,为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提醒服药。作为全新的督导管理模式,该方式既简便可行,又有效的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对于开展健康教育和患者关怀,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愈率进行了有益探索。

  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有了重大提升,从以消灭钉螺为主转为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策略。通过参与《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血吸虫病重大疫情处理预案》等法规、标准的起草,在5个国务院血防办试点上科学验证了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根据卫生部与湖北省、湖南省人民政府签订的联合防治血吸虫病行动计划,中心领导与卫生部疾控局分管领导建立了分工负责重点流行县的“对口”支援模式,每年到联系点与当地商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计划与方案,指导并资助建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机制,推广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与措施,同时帮助加强血吸虫病防治能力建设,促进了联系点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的进程,并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土源性和食源性寄生虫病严重影响中西部儿童健康发育,中心在此类疾病高发地区启动了10个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经3年的示范区工作,人群感染率下降了40%以上。

  第三,免疫规划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年来,我国免疫规划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的传染病由6种增加到15种。中心在免疫规划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国家级技术支持和技术指导作用,先后制定、起草了《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等200余个技术文件;培训全国免疫规划人员1万余人;积极科学应对免疫规划的重点工作和重大事件,如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15岁以下乙肝疫苗查漏补种、首次主持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甲流疫苗临床试验和群体性接种、麻疹强化免疫、山西和安徽泗县疫苗事件、国家疫苗监管系统评估、脊灰野病毒输入等;建立覆盖全国的免疫规划监测网络,包括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常规免疫服务系统、AFP监测系统、麻疹监测系统等。进一步指导全国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和巩固。在地震灾区、水灾地区、泥石流灾区开展的群体性预防接种,为灾后无大疫提供了保障。

  2010年,在全国开展了麻疹强化免疫工作,这是为加速消除麻疹进程,全国疾控、医疗服务人员齐动员,史无前例的公共卫生干预行动。中心从2009年起,在技术、人员、后勤保障、协调、组织实施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预测潜在风险,做好相关技术保障工作;汲取了甲流疫苗接种报告的经验教训,及早建立了专用信息报告系统。在麻疹强化免疫实施期间,面对社会上的流言和群众疑惑等突发干扰因素,能够沉着应对,在关键时刻为卫生部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此次共接种1.03亿适龄儿童,未出现与疫苗接种相关的死亡病例,未发生群体性不良反应。

  

  十年来,通过免疫规划实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与免疫规划实施前相比,下降幅度高达90%;麻疹、甲型肝炎、乙型脑炎、流脑、百日咳、白喉等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同时,中心积极做好疫苗国家监管机构职能评估相关准备工作,201112月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的正式评估,8项大指标全部通过,25项亚指标完成率96%,以优异成绩完成了疫苗国家监管机构评估任务,为我国疫苗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2011825日,病毒病所脊灰室确认新疆发生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后,中心立即响应,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对新疆进行疫情研判,开展风险评估。积极协助新疆开展AFP病例监测,并加强了全国范围内的监测工作;积极开展标本检测和分析工作;协助新疆在全疆范围内开展了三轮儿童和两轮成人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了脊灰疫苗接种率快速评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调查处理,强化免疫督导、舆情监测和风险沟通以及维持无脊灰证实等工作,为脊灰疫情的控制发挥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

  (三)慢性病疾病负担十年猛增,防控体系基本建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公众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慢性病对公众健康的危害日益加剧,社会经济负担日益加重。为应对慢性病严峻形势,中心着力加强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并将慢性病防控工作作为中心疾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中心成立之初就设立了慢病中心。在起步阶段,克服了投入不足,人员短缺等困难,开展了死因监测、行为危险因素调查、糖尿病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模式项目、道路安全项目等工作,但工作主要局限在慢病健康教育宣传上。经过十年发展,中心拓宽了慢病业务领域,相继成立了慢病社区处、控烟办公室等专职业务部门,整合营养食品所的营养及相关业务至慢病体系,加强与挂靠的学校卫生中心、老年保健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等的协作,使慢病防控工作逐渐从分散走向系统,基本建设成较为完善的贯穿生命全周期的慢性病防控体系。

  第一,重视和不断加强慢病监测工作

  中心建成了覆盖全国31个省份共计161个县区的疾病监测点,组织开展居民死因监测和每31次的慢病及危险因素调查。中心始终将死因监测工作作为中心慢病领域的一项核心工作任务,十年来,中心结合我国人口流动及模式的变化,于2003年调整了监测点,监测人口数从覆盖国家总人口的1%提升至6%,并于2008年实现了死亡个案的网络报告,使死因监测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中心还建立了烟草监测与评估框架,在7个省会城市组织开展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在29个省份完成了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部分。2010年启动了重点慢性病发病监测与信息管理试点工作,利用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信息,采集慢性病病例发病信息和病例管理信息数据。在卫生部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医院门急诊伤害监测,启动全国产品伤害监测试点工作,探索伤害综合监测。这些数据为政府科学决策和开展综合防治提供了数据支持。

  第二,以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推进慢性病综合干预控制工作

  中心成立初期,针对媒体报道沿淮地区癌症发病情况和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中心以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慢性病防治的突破口。2004-2005年,中心组织专业技术骨干冒着酷暑,不畏艰难,不辞辛苦,在现场蹲点数月,完成了淮河流域3个县30多万人的肿瘤流行病学专项调查工作,短期内获得了详实的调查数据,调查工作和结果报告得到国务院和卫生部领导高度重视。中心于2007年启动了覆盖414个县区的重点地区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工作(2007-2020年),组织中心内9个部门和中心外5个单位,制订了淮河项目总技术方案和十余种专题技术方案,收集了涵盖居民死因监测、出生和出生缺陷监测、居民饮用水监测、局部区域环境医学调查、特征污染物检测等十余类数据,提出了癌症预防和干预的具体措施,开展了基层乡村医生培训和人群健康教育,促进了癌症患者的早期发现。目前已初步建成了环境与健康调查监测平台,开创了环境与健康研究的新领域,为创建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建立人群队列奠定了良好基础,将为评价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中长期效果提供数据支持。

  多年来,中心积极探索我国人群慢病防控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模式,开展糖尿病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以社区为基础的维持体重和血压管理试点项目等,组织编写了慢性病防控、社区综合防治有关的一系列技术指南。2005年,慢病中心被授予“WHO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合作中心”。特别是2007年来,按照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中心制定了年度工作实施方案、专项技术指导方案、健康核心信息,开发了一系列适宜技术工具,并组织开展了省级师资培训,强化对各省的技术指导。截至2011年底,行动已覆盖全国40%的县(区),在全国完成创建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食堂/餐厅3500余个,建设室外支持性环境2500余个。2010-2011年,中心还积极推进省部联合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向山东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是慢性病防控工作新模式的有益探索。项目建立了省部联合工作机制,通过完善减盐政策与措施、建立减盐环境支持体系、强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建立减盐效果监测与评价系统来降低山东省居民高盐饮食和高血压患病水平。通过不断总结将山东省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

  持续推动控烟工作的开展。控烟工作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管理层面工作难度大,中心以此为重点,积极协调政府、非政府组织在控烟工作中的联系,点面结合,积极推进控烟工作。特别是中心在全国7城市组织实施无烟环境促进项目,搭建了中国控烟法律工作网络,促成了《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颁布,这也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控烟法律。中心还围绕2009年卫生部等四部委发布的《从2011年起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协助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包括制定标准、方案,开展培训、督导检查、组织媒体对医疗卫生系统进行监督等活动。

  第三,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控政策研究与倡导工作,促进慢性病防控刚性保障

  中心于2007年开始,系统研究国家慢病防控策略和措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慢性病防控职责和定位,于2011年完成编制《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于2008年制订了《慢病管理业务信息技术规范》,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

  定期编制慢性病相关技术报告。于20062011年发布《中国慢性病报告》,为了加大国际影响,编译了《中国慢性病报告2011》英文版,并在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防控部长级会议上,和联合国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上发放。组织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一次国家报告》。从2007年开始,组织编制并发布年度《中国控制吸烟报告》,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影响。

  第四,探索加强伤害预防、精神卫生和口腔卫生工作

  中心于2007年组织编制并发布《中国伤害预防报告》,这是我国关于伤害预防工作的第一份国家级报告。自2005年起,在全国设立了11个为期三年的伤害干预试点项目,针对重点伤害进行干预研究与评价,探索各类伤害有效干预方法,并于2011年编制完成了《儿童溺水干预技术指南》、《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技术指南》、《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和《老年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为指导全国疾控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伤害干预提供了技术支持。2010年,组织开展了中国道路安全项目,研究探索我国道路安全工作新的工作模式和多部门合作机制。中心精神卫生和口腔卫生工作刚刚起步,近2年来,多次组织研究精神卫生立法相关文件并提出意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灾后心理援助活动等工作。组织编写了《口腔疾病防治策略研究报告》,提出了口腔疾病防控策略和工作重点,依托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平台,启动了“健康口腔,幸福家庭”项目,探索口腔疾病家庭干预模式。

  第五,稳步发展妇幼卫生工作

  中心不断探索推动妇幼卫生保健工作,为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供技术支持。十年来,积极开展政策研究,探讨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制定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与考核标准,开展规范母婴法律证件管理工作等;起草出台相关行业标准、行业服务规范,加强妇幼卫生服务技术规范、指南制定工作和妇幼保健技术研究工作;积极开展妇幼卫生信息标准研究与信息化建设,制订《全国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规划(2011-2015)》,推动全国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广泛开展全国妇幼保健技术指导及培训,提升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能力;搭建各类学术、管理、信息交流平台,创办《中国妇幼卫生杂志》,带动妇幼保健行业发展,推动妇幼保健学科建设。

  中心积极开发和推广适于基层使用的孕产期、儿童系统保健服务包;开展影响孕产妇及儿童死亡(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重大疾病防治项目;开展并积极推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目前已覆盖至全国31个省份。积极参与医改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开展技术文件编制、培训、督导和评估等技术工作,妇幼工作稳步发展。

  (四)提升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卫生监督的技术支持能力

  第一,定位疾病防控,逐步明确公共卫生技术支撑职能

  2001年,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实施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导并推进全国卫生监督体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实现了以五大卫生为主的防疫站体系向以应急、疾病控制等为主的疾病控制体系和以专业执法和监测为主的卫生监督体系的转变。为适应这一变革,中心对原有机构进行了精简整合并赋予新的职能,形成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组成的公共卫生“四所一中心”的基本架构。

  中心数年间一直承担着疾病控制和监督执法双重的技术支撑重任,在大量公共卫生技术工作和保障实践的基础上,技术支撑职能逐步深化和拓展。

  十年间,中心始终坚持公益性原则,逐步明确职责,建立协调发展的工作平台,努力建设系统、完善并与经济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公共卫生体系。先后经历了改革初期职能不清,定位不准,职责交叉,公共职能不落实,社会效益大幅下降,为“养活自己抢饭吃”的阶段;经历了“非典”之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快速发展,技术支撑逐渐形成集防控、应急、保障为一体,为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公众需求为职能,实现支撑体系量的累积阶段;也经历了近几年食品安全、职业病危害、环境污染和放射损伤等防控形势严峻、群体事件频发,疾控机构面临新挑战,支撑体系需向科学化、法制化、规模化推进的质的飞越阶段。

  十年来,中心围绕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与各级疾控机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为卫生监督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组织参与法规标准的制修订和宣贯工作。参与起草和修订《食品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参与起草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办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等十多个部门规章以及《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牵头组织制修订与国家法规相配套的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及健康相关产品、生活饮用水等卫生标准510多项,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公共卫生技术标准体系。同时,及时对颁布的法规和标准进行宣贯和培训,每年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各类宣传和培训活动。

  利用强有力的实验室检测手段,调查与处置多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化学污染事件的毒物检验,争议化妆品/食品中禁用物质的检测,以及卫生部的行政查处等工作提供关键技术支持;积极协助卫生部进行公共卫生监督抽检工作,承担重点监督检查方案的制定及结果汇总,组织全国检验质量控制和技术培训;关注食品安全、农民工职业病、环境污染等健康问题,主动开展危害因素监测、职业病试点和环境污染调查,积极开展循证模式下的应用基础研究;探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如何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推动医改,进行引领大众生活、树立健康理念等有益尝试。

  十年的探索,中心已基本形成“支持疾控与监督、关注健康与发展”的公共卫生保障的服务宗旨和理念。

  第二,面向服务社会发展,保护公众健康,逐步拓展综合性服务工作

  十年来,围绕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与各级疾控机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积极为卫生监督执法提供技术支撑,为社会提供公共卫生系列综合性服务。

  在日常工作实践基础上,积极开展检验出证和技术咨询、公共卫生监督抽检、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等技术服务工作;逐步完善检测技术和方法,建立基本的实验室常规检测平台,完成化学毒物鉴定、产品质量检验、行政查处检测的基本任务;利用中心重大事件公共卫生处置机制,完善“领导挂帅、专家参与、处室合作、全国动员”的合作机制,建立包括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省级疾控中心为成员的网络实验平台,形成常规和应急兼备的公共卫生实验检测体系,明显提升了“一锤定音”能力和事件处置效率。

  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安全的角度,逐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以平时与战时相结合、培训与演练相结合、专家与现场相结合、中央调控与地方工作相结合的体系策略,先后建立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和国家化学中毒救治中心,基本形成了三级应急救治体系。开展核和辐射应急演练及物资储备工作,建设核和辐射损伤救治基地,组建了首支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分队。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先后完成多项核电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相关评价报告。先后组织或参与了17起放射事故的调查;开展了朝核试验对我国边境地区环境影响监测和英国钋—210放射事件的应急监测,成功应对2011年日本福岛核危机等事件;以全国中毒救治基地远程会诊系统为基点,建立我国“重大急性职业中毒数据库”、“有毒动植物真菌标本库”和“化学毒物危害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开展中毒热线咨询和24小时中毒热线服务,处置多起职业卫生中毒事件。另外,还承担了南京毒鼠强中毒等重大中毒事件、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小龙虾横纹肌溶解事件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葡萄籽抗敏平抚液晶等重大化妆品事件、河北白沟苯中毒等重大职业卫生事件的检测工作;积极应对尘肺等慢性职业中毒以及农民工职业健康等倍受社会关注的群体性问题。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中心紧急响应、积极应对,迅速成立了“应对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处置工作办公室”,全力参与和配合国家处理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各项技术工作:派出专家组迅速开赴甘肃、河北两地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卫生学处置工作;自主建立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的检测方法并在第一时间展开检测;率先发现三鹿奶粉以外其他品牌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污染的情况,为国家处置此次事件提供决策依据;向卫生部提供三聚氰胺风险评估关键数据,制定我国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临时管理限量;发挥技术优势,开展并落实《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开展乳品质量安全标准清理整顿;起草《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推动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

  第三,依托信息技术,实施和普及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

  在十年间,基于疾病预防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和国家疾病监测系统运行,公共卫生经过8年连续、动态的主动监测,逐渐形成了涵盖食品安全、职业卫生、环境与健康等专业的危害因素监测体系。

  开展了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和重点职业病监测哨点工作,全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网络和职业病报告系统已实现了网络管理和网络直报;医用辐射安全卫生监测体系已初步建立,启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国家信息网试点;抓住国家大力开展核电能源建设的机遇,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在5个区域开展高氡暴露地区矿山放射性职业危害哨点监测;建立医用辐射安全卫生监测体系,逐步使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超过85%、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检测率达到70%以上。围绕环境污染与健康,自2006年起逐步建立了涵盖100余个城市,包含空气污染与疾病监测、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医院感染监测和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监测的四个监测体系。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卫生学评价。开展农村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试点,搭建农村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网络和数据信息平台。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系统已覆盖全国25%的农村县区。这些工作的开展,也为健康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

  国家食品安全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对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减少漏报、探索有效控制措施提供了技术保障,形成了覆盖17个省份的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和覆盖22个省份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同时建立了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和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在31个省份的312家医院建立报告系统网络并实现网络直报。

  第四,以健康为基础,逐渐确立公共卫生健康风险评估科研理念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发达国家先后开展了健康危险度评估的研究,健康危险度评估逐渐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公认的科研理念。中心自2004年以来,逐步开展健康风险评估相关工作,先后完成了蒸馏酒中杂醇油、啤酒中甲醛等多项危险性评估,为政府决策和公众宣传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十年期间,中心风险评估工作已由单纯对国外方法和技术的跟踪与引进逐步形成了完备的健康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尤其在食品和饮水安全领域。

  根据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必要性、紧迫性的急速需求,在2008年我国颁布的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为此,作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中心制定了相关章程和组建方案,并积极组织协调对160余项乳品相关标准进行了清理整合,统一公布为7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初步理顺了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完成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试行)》等技术文件的起草,制定年度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工作计划和优先评估项目;与全国各级疾控中心一起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国际合作交流。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食品安全领域健康风险评估体系逐渐成熟,为国家食品安全健康风险评估中心的成立奠定了技术和人才基础。

  健康风险评估的理念也成为中心未来发展的重点和科研理念:职业卫生将健康风险评估作为职能调整后职业卫生研究的重点;环境卫生持续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与健康影响,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落实“我国重点环境化学污染健康危害监控技术研究”,持续推进环境重金属污染健康危害监测和评估,建立危害评估体系;辐射安全以公众健康为出发点,将核电站周边居民健康本底调查、非铀矿山矿工氡的职业危害控制、医疗照射和公众照射质量控制方法和辐射防护作为目前科研攻关的重点;改水改厕以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调查为抓手,全面提升我国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和环境卫生水平。

  (五)持续开展健康教育,传播健康知识

  中心以各个业务领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为先导,建立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在重大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慢病防控等领域,组织全国开展了大量的健康教育及促进活动;积极落实《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2006-2010年)》等多项规划;配合重大公共卫生工作,编辑出版大量的公共卫生科普书籍,制作健康知识宣传材料,向社会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国民健康素养。

  随着卫生部对健康教育所归属的调整,在原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政策研究与健康传播中心,在加强医改公共卫生政策研究的同时,整合健康传播的工作职能,继续做好面向大众的健康知识传播与宣传工作,通过与传媒的沟通与交流,主动发布和传播健康信息,为全社会和大众媒体提供了准确、系统、科学、全面的健康传播材料。十年来,共安排媒体对中心专家的采访4300余人次,及时有效地向大众传播了科学知识,树立了良好的国家疾控中心形象。

  2009年甲流发生后,中心第一时间建立了甲流防控媒体沟通专家库,及时主动编写和更新各个时期的关键信息,利用互联网平台主动开展风险沟通与健康传播,及时针对集中的问题开展媒体集中采访,与媒体合作开展甲流健康教育活动。在此期间,在全国42家媒体播出或刊登采访中心专家有关甲流防控的信息达298条,其中新华社发稿28篇,中央电视台播出信息56条(新闻联播14次)。宣传了我国防控甲流工作的技术进展,普及了流感防控的基本知识,减少了社会恐慌,指导科学防控甲流。

  20113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空前的核泄漏危机,也引起了国内公众的恐慌情绪。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日本大地震核和辐射事件应对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方案和文件;工作人员连续38天坚守岗位,夜以继日开展应对工作,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忘我的工作精神和专业的敏感性。在做好污染检测、技术指导、风险评估和国际救援准备等工作的同时,及时做好媒体沟通,明确媒体沟通专家,制定核心信息,科学开展科普宣传。为及时解除公众恐慌心理,中心共安排专家接受20余家新闻媒体的150多次访谈,针对公众的疑惑、顾虑、担心和恐慌,及时与科学普及出版社合作出版了《核事故公众防护问与答》一书,并在卫生部和中心网站积极开展公众宣传和答疑解惑,有效平息了“碘盐抢购”风波,平抑了公众对空气中和蔬菜表面极微量放射性污染的恐慌心理,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及时有效地传播健康知识,满足公众需求,2006年,中心成立了全国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管理中心,积极协调全国公共卫生公益电话系统的建设,随着12320在更多城市的开通和公益电话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架起了公共卫生专家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桥梁。截止2011年,全国共计19个省份正式开通了“12320”热线,座席数累计265个,内容涵盖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慢性病、营养和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卫生法律法规等18个专题,社会服务效果显著。

  (六)积极开展疾控政策研究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在公共卫生政策研究方面,中心立足疾控工作的理论和信息资源优势,从单纯参与规章制度撰写到逐步理论化和系统化,结合社会经济大环境,依托医改大背景,主动搜索公共卫生挑战与热点。十年间,从国内和国外、国家和地方、社区与乡镇、临床与公卫等多维度开展宏观和微观政策研究,内容涉及公共卫生法规、机制、体制、经济、管理、培训、人才、健康教育、媒体沟通等领域,为提升中心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和政策敏感性,为准确定位和全面推进疾控工作发挥了参谋建议、政策制定的基础作用。

  在卫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方面,中心有10人是第六届卫生部卫生标准管理委员会委员,90人分属14个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占委员总数的15%。在全部20个卫生标准委员会中,有9个标准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在中国疾控中心。2004-2011年,中心共承担486个标准制修订项目,占同期卫生部卫生标准总数的65%

  特别是在公共卫生领域,作为多个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中心牵头或组织起草和修订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建立了新管理体制下食品安全标准工作体系,对我国现存食品卫生、质量标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套标准进行全面整合,解决重点标准重复、交叉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公共卫生技术标准体系。

  在卫生部领导下,中心为我国成功申请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CFA)主持国、举办第39CCFA会议等活动做了大量工作,推动我国全面参与国际食品标准工作。

  (七)推动疾控信息化建设,提升业务现代化水平

  200411日,国家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试运行,标志我国疫情监测、报告手段和能力质的飞跃,逐步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

  截至20111231日,网络直报系统覆盖了全国所有县级及以上疾控机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率达98%,乡镇卫生院报告率达87%,与实施网络直报前相比,平均报告时间由5天缩短至0.8天。网络直报系统的建立,首次实现了全国统一的一站式传染病个案报告,即以个人基本传染病报告卡和重要传染病详细信息报告相结合的个案报告,代替原有的县以上报表格式汇总上报的方式,彻底改变了疫情信息管理工作的被动状态,实现了医疗机构直接报告,减少了人为干预,大大改善了报告的时效性,大幅提高了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使疫情资料分析利用更加深入,信息发布及时透明。疫情报告系统的使用,使传染病的早期预测预警成为可能。2005年,四川省资阳、内江、成都等地发生不明原因疫情后,当地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报告了疫情,中心第一时间派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专家赴四川省协助当地调查处置,并迅速确诊此次疫情是由猪链球菌2型引起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并配合卫生部制定下发了多个技术方案,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取得实效,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和蔓延。

  中心一直坚持传染病疫情分析日报制度,这些工作人员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尽管工作非常的枯燥,但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撰写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日报,监测和早期识别全国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察觉可能的疾病暴发和流行,使全国不计其数的潜在疫情和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之中。

  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覆盖全国的传染病在线报告系统,2009年被评为“中国十佳电子政务优秀应用案例”,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德国、法国、美国卫生部长和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的高度赞赏。

  随着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慢病监测等监测体系的逐步建立,现在已经形成了以网络直报系统为平台,包括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为主导的十多个疾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和以出生、死亡、免疫为主的基础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涵盖健康危险危害因素监测、重大疾病主动监测和国家重点控制疾病等专病监测业务应用,基本满足了传染病、慢性病和公共卫生业务单元各项工作的信息化需求。

  以新址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按照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完成了国家级数据中心建设,形成了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运维保障三位一体的疾控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构建了数千个节点的“万兆核心、千兆骨干,百兆桌面”的新址园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已连通172个地市级疾控机构、261个县区级疾控机构,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疾控信息网络。

  随着医改信息化建设的深化,为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立了公共卫生统一数据采集交换平台,实现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医院信息系统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使信息“孤岛”互相连接;利用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共享门户实现了公共卫生数据资源的集成管理和数据的整合、挖掘及发布。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建立了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传染病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公共卫生舆情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流行病学调查动态数据采集云平台等,实现了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数据共享和交换、传染病五大症候群监测的全过程信息管理,扩展了疫情监测范围,提升了监测和调查能力,使早期获得敏感信息成为可能。

相关新闻:

文件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