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0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推进中心工作发展

2012-02-07

  (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流疾控专业人员队伍

  中国疾控中心历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心成立以来,对内,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业务骨干,对外,积极引进人才,加强科研协作,以国际交流为纽带,积极参与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化进程,为中国疾控中心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中心始终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队伍建设当成第一要务,自2005年以来,积极探索适合中心发展的公开招聘机制。目前,所有新进人员均通过严格的公开招聘程序选拔录用。中心大力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引进业务能力拔尖、学术水平领先、掌握关键技术的优秀人才,先后从国外引进高层次人才50名,从国内引进专业技术骨干近200名。

  十年来,通过择优录用、吸引人才和在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初步实现了中心人员队伍结构的合理化,并逐步向专业化、年轻化、高素质的方向发展。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中心成立之初增加了12个百分点,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由31%35%34%变为目前的43%38%19%,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员由22%逐步增加到了近50%

  近十年来,中心通过国内外公开选拔和招聘的方式,共选拔任用处级干部45名。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心干部选拔任用逐步向视野国际化、专业多元化、队伍年轻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完善人才评价推荐机制,促进优秀专业人才脱颖而出

  中心逐步建立完善人才评价和推荐机制,通过科学的评价和择优推荐的方式,选拔出一大批在专业领域成绩显著的优秀人才,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目前中心拥有5名两院院士、13名中央直接联系专家、229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7名“突贡”专家、9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等。初步形成了以专家为学术带头人,以大量中青年业务骨干和科研人员组成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第三,实行岗位管理,促进人才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

  2005年,在国务院和卫生部等有关部门的关怀下,中心以实施疾控专家特殊补贴为契机,试行岗位设置和聘任工作,实现了资源向优秀人员和关键岗位倾斜,保障了专家主要精力用于疾控工作和科研工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职工的收入,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2007年和2009年,中心作为国家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单位,在卫生系统内率先实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任,建立了较为合理的岗位结构,通过公平竞争、择优竞聘,使中心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增强了单位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通过组织职工进修、培训,选派、组织业务骨干出国学习深造,组织中青年专业人员到基层学习锻炼,选送处级干部到党校参加培训等形式,使中心的人才培养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二)开展教育培训,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中心始终以培养一流疾控人才、发展一流疾控事业为目标开展教育培训各项工作。不断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扎实做好研究生教育、博士后培养和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心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由1个增加为2个,涵盖基础医学3个二级学科(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和放射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5个二级学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2002年和2009年分别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为在职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和全日制MPH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培养类型从三类增加到五类,即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协和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职MPH和全日制MPH专业学位研究生。现有研究生导师241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64人、硕士生指导教师177人。

  十年间,中心共授予学位1388人,其中博士学位434人、学术型硕士学位639人、在职MPH315人。此外,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2人、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联合培养在职MPH研究生52人。中心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共培养博士后科研人员91人。

  2003-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中心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总体排名第三,基础医学学科总体排名第五; 2008年中心病原生物学学科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并在2010年的重点学科评审中获优秀。

  中心秉承疾控系统“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坚持将发挥资深专家作用和锻炼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后备力量相结合,通过搭建多个国际、国内人才培育平台,利用多种途径为全国疾控机构培养适应疾控事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2001-2011年已先后招收了178名学员,并在中国疾控中心和19个省及地方疾控中心建立了培训基地,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大量现场流行病调查实践的锻炼,已成功为国家、省及地方疾控系统培养和输送了110名公共卫生应急适宜人才;通过实施公共卫生应急反应机制运行项目,对省级疾控人员开展进修培训,为省级疾控机构的226名专业骨干提供了进修培训的机会。2002年以来,中心共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406项,学员43942人次;自2005年被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为传染病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以来,共举办培训项目56项,培训人员8856人次。为广大基层疾控机构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弥补了基层疾控人员能力的不足。

  (三)增强科研能力,做好疾控工作的技术支撑

  中心成立以来,就明确了以科研为依托的方针,始终秉承着预防医学科学院的科研传统,不断巩固相关基础研究,大力推进疾病预防控制的应用研究。

  2006年中国疾控中心首次科技发展工作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科研在中国疾控中心的定位和作用,确立了“一流的疾控依赖一流的科研,一流的科研推动一流的疾控”的科研工作目标,提出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注重前沿,把握机遇”的科研工作方针。《中国疾控中心“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写,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定位,确定了中心“十一五”期间工作的总体思路、指导方针、总体目标、37个重点研究领域(12个传染病方向和25个公共卫生方向)和关键技术(包括共性技术和领域特有技术),明确了一段时期内中心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为了推动和鼓励青年科研工作者投身科研,2009年起,设立了青年科研基金,为中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了研究平台。

  十年来,中心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从课题申报情况看,共获得课题781项,经费17.7亿元。其中传染病方向占60%,公共卫生方向占30%,其他(主要是慢病单元)占10%;从科研成果和产出看,共获得奖项91项。其中,国家奖3项:“全国主要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及数据库建立”、“稀土铁共生矿矿工吸入钍尘对矿工健康影响与防治措施系列研究”2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非侵入性艾滋病毒感染诊断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及艾滋病治疗的规范化”获得国际合作奖;省部级奖88项,其中中华医学奖36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7项);中华预防医学会奖4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17项);北京市科技奖10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共发表文章中文7976篇,英文1515篇。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国际化的疾控平台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公共卫生问题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中国疾控中心积极建立和利用国际多双边合作机制和资金,与国际组织、双边政府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等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合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引入国际新技术、新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推动政策倡导和策略实施,提升核心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初步实现了中国疾控中心成立之时制定的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策略。

  中心成功构建了以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控中心等合作为核心,以周边国家合作为重点,以发展中国家合作为基础,探讨与非政府机构合作模式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自中心成立以来,积极、适时地与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日韩、欧盟等疾控机构和区域网络间建立并保持着密切的常规沟通合作机制;通过合作项目搭建国际化科研平台,引入先进科研理念和管理方法,培养多学科多梯队的科研带头人和管理队伍,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促进了诸如艾滋病防控等多部门合作、政策联动、以及国家规划、国内外项目和资源整合实施模式的建立;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与非洲国家开展技术援助和人才培训项目等;还与当今全球卫生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角色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或联盟,如全球基金、盖茨基金会、国家级公共卫生机构联盟等通过项目合作或参与其创立和发展的形式积极开发资源,拓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合作与援助。这些多双边国际交流平台有效推动了各方在疫情信息和资源分享、科研和应对能力建设、项目执行与管理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公共卫生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2005年,中心分别委派专家参加中国第四批医疗卫生救援队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参与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的海啸救援工作。2006-2008年,每年举办非洲国家传染病防治研修班;为贯彻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6年)上宣布的我国政府八项援非举措,完成我国政府援建喀麦隆和刚果(金)疟疾防治中心任务,受卫生部派遣,中心两位疟疾防治专家于2009年前往两国指导开展为期3个月的疟疾防治中心援建任务,传授我国疟疾防治经验,进行疟疾实验室诊断技能培训,指导青蒿素类抗疟药品使用,提高当地疟疾诊断、治疗、研究及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综合能力。2011年又选派2名青年业务骨干赴非洲支援当地的消灭脊灰活动,标志着中心迈出了主动参与国际公共卫生事务的第一步。

  中心积极派员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技术会议,参与技术文件的制定和审议;组团参加重大国际会议,分享中国经验,扩大影响力;先后推荐数十名资深专家和青年骨干赴国际组织任职或担任顾问,直接参与国际卫生事务管理和决策过程;与此同时,就流感大流行等时下公共卫生热点和难点问题牵头召开国际研讨会,推动国际科研协作;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政策,组织开展对亚非拉地区国家的科研合作与培训项目10余个,落实中非合作论坛以及我国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东盟等在加强传染病防控领域合作的国家承诺;加入全球疫情警报与反应系统(GOARN)等全球和区域性应对网络;通过常规疫情信息通报、毒株共享、经费援助、技术培训和派遣短期顾问等形式参与全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赢得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中国疾控中心因公派出和来访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每年出国(境)自2002年约300人次增至2011年的每年约700人次,派往国家(地区)数近60个;平均每年接待国(境)外来访500人次以上;共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培训班90多个,长期驻华专家已增至目前20余名;与多个国家疾控机构,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机构、欧盟疾控中心等建立正式合作伙伴关系;签订和执行多双边国际项目合作协议735项,其中10余个项目经费超过1000万美元,全球基金项目累计签约资金达9.41亿美元,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卫生合作项目。另一方面,项目设计从相对单纯的科研攻关和试点研究逐步深入,注重循证研究与政策倡导、以结果为基础的高效管理、以及多学科、多层面的整合协作。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推进我国防控艾滋病和新发传染病等重要疾病的总体规划实施和能力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关新闻:

文件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