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0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昨日青空愿风如旧——无锡市CDC实践学生报道

2018-08-14

  转眼已进入7月底,周一从节气大暑开始,酷暑的一周,也是充实的一周。 

  723日,环境卫生科组织召开了2018年度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置演练商讨会议,会议围绕突发应急事件演练脚本设计和完善展开,并以真实案例改编的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为例,整合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响应程序。在周伟杰老师的指导下,与会人员根据初级脚本进行了简单演练。焦建栋主任观摩后提出了指导意见,一是突发应急事件处置流程要规范化,如应急预案启动说明、报告结果说明、相关部门参与说明等;以真实案例而做的演练脚本要饱满,不能局限于部分真实工作,要合理整合整个应急响应程序;二是应急响应工作要具体化,如采样过程、采样数量、物资准备数量等;三是现场演练要考虑可行性,工作人员要边操作边讲解,道具要准备到位,“演员”要多加练习;排练室的话筒、屏幕等设备都要调试正常等。 

  为确保脚本完善,我们在24日又进行了一次讨论会,最终确定了人员分工、角色饰演、基本流程等问题。25日下午,我们进行了彩排,合理安排演练位置、PPT放映节点等,一切准备就绪,期待正式演练。 

 

  26日,无锡高温黄色预警,市区一股闷热。陈茸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1950年,肖荣炜及其夫人放弃优越的条件,带着使命和任务,来到当时还比较落后的无锡郊区,成立了今天的血吸虫防治研究所。现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寄生虫病研究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科研工作者,为我国寄生虫病的防控和研究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目前,国内血吸虫病的发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世界上依然有很多国家存在严重的血吸虫病疫情,大国使命要求我们将成功的防控经验分享出去,帮助疫情严重的国家防控疾病。2006年~2017年,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多次选派专家赴非洲指导疟疾防控工作,赴桑给巴尔开展3年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培训项目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在现代卫生条件改善后,很多古老的寄生虫病逐渐消失,但随着我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和地方风俗的影响,又出现了因烹煮不当而导致的新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如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螺源性寄生虫病等。新的疾病防控研究更需要寻找寄生虫与现代疾病的相关性,与原本传统单一的寄生虫病研究相同,现代研究一直秉行着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艰苦奋斗的精神前进着,发展着。 

 

  727日下午,无锡市疾控中心邀请佐治亚大学代谢组学李长伟教授作学术报告。报告内容为:通过动脉硬化指标抬高指数和脉波速率来发现体内与之相关的分子代谢物。动脉硬化指数不同的人体内,分子代谢物的集合也不同。利用统计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分子代谢物,一方面可以应用于临床,通过控制分子代谢物的量来调节动脉硬化指标,或许可起到预防动脉硬化进一步进展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分子分析找到一些目前未知的分子代谢物,通过相似代谢通路发现新的分子代谢机制和作用等。 

 

  李教授谈到,本次研究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方法建立在横断面研究之上,不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分子代谢物分解变化快,难以确定当前分析结构是否为最终稳定的物质分子结构;其次,研究结果得到的相关分子代谢物,存在一定的地域限制,难以推广。后续要做的研究还有很多很多,但不可否认,代谢组学的方法为我们探索微观与宏观之间的联系建立了有效通路。本次科研讲座,拓宽了我们对人类健康研究的视野,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无锡市疾控中心实践学习的第五周已悄然结束。这一周我们收获满满,学到更多的是团结一致的团队力量、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和不断探索的科学信念,我们将带着初衷,前行! 

  侯沙沙 

相关新闻:

文件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