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卫生部夏季常见肠道传染病防控等工作新闻通气会实录

2011-06-24

 

时间:2011623日上午

地点:卫生部五层多功能厅

  主持人(卫生部新闻办主任宋树立):欢迎大家参加卫生部新闻通气会,今天有两个主题,一是通报夏季常见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情况,二是在“6·26”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介绍有关工作和知识。

  首先是第一主题。我们邀请到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监察专员肖东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维中,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所长徐建国,疾控中心疾控办副主任余宏杰,疾控中心疾控办肠道传染病防治办主任张静、副主任冉陆,疾控中心疾控办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办公室主任殷文武,疾控中心病毒所麻疹脊灰办主任许文波和地坛医院感染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蒋荣猛与媒体见面,通报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首先请肖东楼专员向大家通报夏季常见肠道传染病防控的有关情况。

  肖东楼: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当前,我国已进入盛夏时节,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今年以来我国主要的肠道传染病疫情及防治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手足口病情况。自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重症病例数和死亡数开始上升,截至619日,今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76304例、重症病例7490例、死亡132人,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39%64%67%,病死率0.02%。发病、重症、死亡的人群特征与2010年同期相似,仍以3岁及以下婴幼儿为主。在实验室确诊病例中,EV71型病毒占58%

  为了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保护广大儿童身体健康,我部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一是及早研究部署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年初以来,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印发通知,研究部署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进一步细化、完善手足口病综合防治策略措施,要求各地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加强疫情报告监测和研判工作。进一步加强病原学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病原变化,定期组织专家分析、预测疫情形势,提出防控意见。三是加强重症病例早期识别和临床救治工作。组织制定了《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等技术文件,指导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期诊断和救治工作。要求各地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并按照 “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收治到具备重症救治能力的定点综合医院或儿童专科医院。四是加强对重点地区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重点省份分析疫情形势,梳理薄弱环节,明确下一步防控重点;通过技术培训、重症病例会诊等形式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充分发挥诊疗专家组作用,深入到疫情较重地区进行巡诊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早期发现重症病例的意识和诊疗水平。五是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重点做好门诊、急诊、手足口病病区、儿科、新生儿病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区域管理工作,切实落实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六是加强督导检查,派出由临床救治和流行病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赴重点省份督促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七是推进EV71型疫苗研发。我部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企业等建立疫苗研发定期沟通制度,指导疫苗研发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3家疫苗企业已完成手足口病疫苗Ⅰ期临床试验。根据Ⅰ期临床试验现有数据,初步说明疫苗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即将启动Ⅱ期临床试验。

  二是腹泻病情况。今年以来,全国腹泻病发病水平总体平稳,霍乱和伤寒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

  为进一步做好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部于616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工作,重点强化对托幼机构、学校、流动人口聚居区、建筑工地、饮食服务从业人员等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做好对海、水产品和养殖场所的标本采集、检测和病原学监测工作。加强疫情的调查与处置,做好医疗救治与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各地卫生部门要加强与宣传、教育、农业、质监、工商、检验检疫及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开展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做好技术和物资准备以及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工作。

  三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4月以来,德国发生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暴发疫情,并波及部分欧洲其他国家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信息,截至614日,全球16个国家累计报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病例3494例,死亡39例,病死率1.12%。我国内地尚未发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病例。德国卫生部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初步确认了本次暴发的传播媒介为芽苗菜。根据德国科赫研究所发布的信息,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病例报告数在521日达到高峰后,已呈现平稳下降趋势。

  我部高度重视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暴发疫情防范和应对工作。526日接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开展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研判的结果,及时安排部署相关防范应对工作。已开展的工作包括:一是66日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高度重视、联防联控、有效准备、科学应对”的原则,认真组织落实“做好疫情研判、强化重点监测、做好救治准备、科学宣传教育”的疫情防控策略。二是530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或急性血样腹泻病例的关注,如发现有德国旅行史的病例,在做好临床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开展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有关情况要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三是分别在卫生部和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发布相关健康提示,并组织专家到央视访谈,为公众释疑解惑,向公众宣传该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及时将相关信息和防控建议通报旅游部门,请旅游部门及时向我赴疫情发生地旅游人员发布健康提示等信息。四是制定卫生应急方案,明确出现首例疑似病例、首例确诊病例和首起暴发疫情时的应对措施,同时,组织专家起草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防控方案(试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诊疗指导原则(试行)》,并作好医务人员培训、救治药械储备等医疗救治准备。五是中国疾控中心已做好实验室检测试剂和能力准备,并将组织开展全国疾控机构疫情监测和实验室检测相关培训。六是保持与世卫组织和德国等有关国家的沟通和联系,密切关注疫情进展,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动态开展风险评估,及时提出措施建议。

  做好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是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重要措施,这里我也提请媒体朋友加强对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醒公众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生熟分开,生吃瓜果应当洗干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发动群众积极参加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搞好家庭、居民区以及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环境卫生,切断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机率,有效控制肠道疾病的暴发流行。

  我通报的情况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肖东楼专员。下面欢迎媒体提问。

  京华时报记者:刚刚提到关于手足口病疫苗的情况,疫苗马上要进行II期临床试验,不知道有没有预期,什么时候能实验完并投入使用?

  杨维中:我们正在按照卫生部的安排部署进行手足口病疫苗研发,Ⅰ期临床试验的效果很好,令我们非常鼓舞,我们希望尽快获得成功。应该说,疫苗一旦研发成功,会大大地减少我国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但是手足口病疫苗是一个全新的疫苗,在毒株选择、制造工艺、效果预期等方面,和其他以前已经成熟的疫苗相比,存在不确定因素。至于什么时候能完成临床试验、什么时候能用到孩子们身上,现在还没有办法确切地告诉大家,我们共同希望越快越好。

  新京报记者:我国以前有没有过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这样的病例?

  徐建国:以前我们没有发现过O104H4,没有发现O104H4这样的菌株。

  记者:昨天有媒体报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已经出现人传染人的病例,请问这个新的传染病会不会出现暴发的情况?请给大家介绍一些预防的方法。

  冉陆:肠道传染病人传人和呼吸道疾病人传人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它还是粪口传播的方式。德国说的人传人是指的两个案例:1个案例是有5个病人调查不清楚是否有在德国生活史;再1个案例是有1名餐馆厨工吃了芽苗菜,在工作的时候污染了食品,实际上这还是经过食品的粪口传播,和呼吸道疾病的人传人是不一样的,它还是感染的人污染了食品,又被吃饭的人吃到的过程。预防这种疾病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切断病从口入,我们通常说的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洗干净手,是最有效的方式。

  国际电台记者:我们已经做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应急方案,一旦出现了第一例不管是输入性还是本土病例,我们会采取哪些措施?

  徐建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是一个常见问题,常见的血清型有几十个,近30年来在很多国家,包括日本、美国,都出现过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它本质上是一种肠道传染病,其中很少一部分人可以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这种疾病人传人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不经过呼吸道传播,主要是通过食品、蔬菜、饮料、水源造成传染,这些环节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病死率是多大?

  徐建国:德国的病死率是1.12%,实际上我们说的病死率主要是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出现症状,一部分是表现出腹泻,比较严重的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其中有5%左右的病人会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其中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患者里病情比较严重的会引起死亡,所以死亡率很低。但是德国这次报道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病死率比以往看到的要高,这是我们要关注的地方。

  中国日报记者:这几天外媒有关于香港儿童感染猩红热而致死的报道,请问内地有没有相关应对和防控措施?

  余宏杰:猩红热是一种10岁以下儿童比较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每年都有报告。今年和香港情形类似,内地的猩红热疫情也有一定上升。猩红热疫情每三、四年有一个流行周期,从2005年以来,最高发生在2007-2008年,当前的猩红热疫情严重性没有超过2007年。对这种儿童传染病来说,普通的临床表现是非常轻微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经过正规治疗是可以痊愈的,只有极少数病人会出现心脏损害合并症,但如果及时就医,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痊愈。每年我国的猩红热有两个发病高峰,一个是春季,一个是冬季,根据以往观察的流行周期,到6月可以达到春季高峰,此后就会出现发病的下降。到目前为止,今年我国没有猩红热死亡个案。

  蒋荣猛:我想就这几种疾病的临床诊疗补充一下。首先介绍一下猩红热。猩红热是由链球菌引起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非常好,也非常简单,使用青霉素就可以。如果有过敏的话,可以用红霉素,用头孢类药物,都很便宜,关键是要早期到医院去诊治,否则可能会出现风湿热、心肌炎心脏炎症或肾炎,我们收治的猩红热病人还没有出现死亡的,所以关键是早期治疗。

  再说一下德国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O104H4。其实大肠杆菌是我们的朋友,每个人身体中都有,在人体的代谢方面起到很友好的作用,但是有一部分可以致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就是其中一种。过去主要是O157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不管是O104H4还是O157,关键在于我们早期对它有认识。所以不管是大肠杆菌还是猩红热,所有的传染病都要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包括手足口病也是一样。

  手足口病方面,在卫生部的组织下,我们今年编写了《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将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分为5期,每期都有相应的处理原则,特别强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可能转化为重症的现象,及时干预。 

  主持人:下面进行第二个议题。626日是国际禁毒日,今年的主题是“青少年与合成毒品”。我们请到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中国滥用药物防治协会会长李宝惠、北京大学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鲍彦平给大家介绍一些工作情况和有关知识。首先请吴尊友主任通报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的进展情况。 

  吴尊友:我代表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国家级工作组秘书处向大家作介绍。为了应对毒品流行,特别是传统毒品流行及其引发的艾滋病问题,《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中提出要开展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这项工作由卫生部牵头,公安部、国家药监局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从2004年开始起步,到现在为止,全国已经有708家美沙酮门诊,累计为30多万吸食海洛因的人提供美沙酮维持治疗,现在平均每个门诊有176个病人进行治疗,年保持率为70.9%。参加美沙酮治疗以后,吸毒人员艾滋病新发感染率已经下降到现在的0.38/百人年。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夕,国家级美沙酮工作组秘书处对7年来美沙酮治疗工作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7年来,美沙酮维持治疗大约预防了7000多名吸毒人员感染艾滋病,使得7500名接受治疗的吸毒人员获得了就业的机会,7年的工作减少了海洛因消耗约41.8吨,减少毒品交易258.1亿元人民币,减少毒品相关违法犯罪行为530多万次。我们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情况以及毒品交易实际可能发生的费用作了经费测算,平均计算下来,政府每投入1块钱人民币,会避免约21块钱的毒品交易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犯罪。 

  主持人:下面请鲍博士向我们介绍一下新毒品的健康危害。

  鲍彦平:新型毒品在我国目前的称法是合成毒品,这主要是针对以前的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来讲的。新型毒品主要是用化学合成的方式形成,主要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神经或精神兴奋作用、列入精神药品管制为主的一大类物质,统称为新型毒品(合成毒品)。根据禁毒委公布的数据,截至到2009年,133.5万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中有27%使用新型毒品,而这个数据上升得非常快,尤其是冰毒在我国的新吸毒人群中的比例上升非常快。去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有20余个省对冰毒等新型毒品的缴获量已经超过海洛因。新型毒品主要有四大类:一是中枢兴奋剂,代表性的如冰毒;二是致幻剂,以氯胺酮、K粉为代表;三是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的毒品,比如摇头丸;四是中枢抑制剂。

  新型毒品会对机体产生非常大的危害。首先,长期使用毒品会造成慢性中毒症状,使用的时候精神兴奋、行为亢奋,而停止使用以后会出现中枢抑制,出现嗜睡、精神萎靡等症状。其次,长期使用或多次使用后会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即出现各种各样的精神样症状。第三,用药以后会出现行为失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可控制的易激惹、伤人、自伤甚至暴力行为,引发犯罪;另外重要的是它有性兴奋作用。新型毒品的滥用人群主要分布在3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这些人处于性活跃期,并且新型毒品的滥用主要是娱乐性群体使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群体性滥交行为或群体性性行为、性乱行为,容易导致发生不使用安全套等非保护性性行为,而这些行为容易导致HIV的感染。

  目前我们所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就是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防治和干预策略研究,其中对新型毒品吸毒人群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多性伴、同性性行为以及使用多种新型毒品和混合使用其他毒品这些行为容易造成HIV感染。 

  主持人:下面请媒体提问。

  法制日报记者:刚才专家提到吸毒人员下降到0.38/百人年,原来是多少?

  吴尊友:不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人群在社区中的艾滋病感染率是2.07-9.96/百人年,在我国不同的地区数据不一样,在高危地区要高一些,低危地区低一些。科学研究所报道的社区中不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者最低的HIV新发感染率是2.07/百人年,高的是9.96/百人年。而在美沙酮门诊治疗的吸毒成瘾病人的HIV新发感染率是0.38/百人年。从2004年开始,我们在美沙酮门诊也作了纵向观察, 每100个人尚未感染艾滋病的人,一年下来有多少人新感染HIV,结果是,2005年为1%,到2010年下降到0.38%。如果横向比,即与社区中没有参加美沙酮治疗的吸毒者相比,接受美沙酮治疗的成瘾病人的HIV新感染率下降的就更多了。通过测算,7年美沙酮维持治疗大约减少了艾滋病新感染7000人左右。因为前几年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规模比较小,预防人数也比较少,从2004年起步,2005年规模还很小,只有58个门诊,真正预防发挥效用的是在2008--2010年,7年累计共7000人左右。

  这项工作是由卫生部牵头,会同公安部、药监局三家共同组织实施,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三部委组成的工作组的秘书处。

  李宝惠:一般情况下,艾滋病感染率在吸毒人群中,尤其是吸食传统毒品或静脉注射的,感染率大概是41%左右。如果是进入美沙酮门诊,因为它属于药物维持治疗,就不再用毒品了,所以相应来讲,艾滋病感染率下降得比较多。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们日前与陈竺部长一起去昆明采访防艾的情况,在采访中遇到一些吸毒人群,他们反映现在在吸毒人群中有人使用新型毒品,有人还是传统的静脉注射,还有混用的,这种滥用情况是否比较普遍?当时有一个人是既用传统的又服新型的,他感觉到这对他的健康造成很大损害,请专家介绍一下滥用情况是否普遍?这种滥用对吸毒人员健康的伤害是不是比只使用传统毒品更大?

  吴尊友:随着毒品形式的变化,现在新型毒品占所有毒品使用的将近1/3。美沙酮门诊治疗是针对使用传统毒品进行治疗,在美沙酮门诊治疗的病人中,我们也注意到相当一部分人还在滥用其他的毒品,包括新型毒品,主要发生在大城市,也主要发生在年轻人当中。这些问题也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是两类性质的物质,现在我们观察到混合使用的现象逐渐在增加,而且比较普遍。

  对于人体健康来说,无论是传统毒品还是新型毒品,都会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对于一个人的社会行为、社会功能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两种毒品长期混合作用,对健康的危害会不会比单独使用更严重,还需要经过长期观察来说明。 

  鲍彦平:以前大家认为这两类毒品是两种类型,一种是中枢抑制作用,一种是中枢兴奋作用,这是两个分开的群体,是不交叉的。但是最近随着新型毒品滥用的增多及多药滥用的增加,据全国药物滥用调查和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吸食海洛因的人群中有30%使用过新型毒品。刚才说到对健康的危害,每一种毒品本身的危害都是很严重的,这两种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危害,但是作用机理有一些差别,传统毒品主要是对中枢神经起抑制作用,而冰毒这类新型毒品,主要是对脑内多巴胺系统有兴奋作用,这样交叉使用,造成精神损害的机率更高。新型毒品除了能起兴奋作用,在男男性行为人群和性服务工作者中使用的比例非常高,使得原来使用传统毒品中通过静脉注射感染艾滋病的机会又增加了性传播的途径,所以艾滋病的感染的风险可能更高。新型毒品本身也有注射使用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约3%的人有注射使用冰毒的情况。在国际上已经有60多个国家报道过有注射使用冰毒的情况,一旦注射使用冰毒,和注射使用传统毒品是一样的,会经常共用针具,从而造成HIV传染的风险增加。 

  追问: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娱乐场所使用K粉、摇头丸等毒品,很多人认为它的成瘾性比较低。请问专家,这类毒品的成瘾性是否像大家认为的那样比较低? 

  鲍彦平: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的误区。要说它的成瘾性,我们首先要从成瘾性的概念来讲。成瘾性有两个方面,一是身体依赖性,二是精神依赖性。身体依赖性是长期或反复多次使用毒品以后出现的身体适应状态,而在撤销毒品、使用量降低的时候身体出现不适应状态,会出现一系列的身体症状,比如海洛因,戒断症状很明显。另外一个非常典型的成瘾性特征是精神成瘾或精神依赖性,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心理渴求,不自主的、强烈的用药行为,而新型毒品的精神依赖性是非常强的。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毒品能够成瘾?在药理学上的强化作用分为两种,一种是负强化,一种是正强化,而新型毒品的正强化作用非常强,主要体现在使用这个毒品一次或几次之后,再想达到或体验原来那种感觉,原来的用药剂量就不够了,所以必须加大用药量,或者改变用药方式,这是一个恶性的正循环,导致主动、迫切地用药。虽然新型毒品的身体依赖不明显,不会出现因为滥用而导致很严重的戒断症状,但是精神依赖性非常强,所以从这个角度上,不能说新型毒品的成瘾性弱,而是非常强,这些都有调查数据予以支持。 

  李宝惠:对我国来说,从医学的角度,毒品的概念是不存在的,我们一般是指活性物质或药品,活性物质是指成瘾物质,成瘾物质比较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烟草、酒精、有机溶剂这一大项都作为成瘾物质。世界各国对毒品没有统一定义,外国是把海洛因等作为非法毒品,有的把安眠药或有机溶剂作为合法物质。我国“毒品”这个词的出现有社会性的概念和法律概念,刑法第357条和禁毒法第2条规定,毒品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精神类药品也有规定。

  至于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的危害性,因为成瘾的发生涉及生物学概念、遗传学概念,包括使用毒品的周期、量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不同的人不太一样。但是如果从整体危害程度来讲,作为传统毒品,它的成本高、制作周期长,危害性比较大。作为新型毒品,使用比较简单,在量上容易控制,而且新型毒品在发作过程中对社会的危害是服完药以后马上发生,比如致幻,从而对其他人造成危害。而传统毒品是在停药以后出现戒断症状,从而对社会产生危害。所以,笼统地说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的危害到底多大很难权衡。

  现在除了使用传统毒品以外,新型毒品也在冒头,多药滥用形成了很大的趋势。毒品的使用有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传统毒品负性强化比较多,新型毒品正性强化比较多,所以年轻人对新型毒品比较感兴趣。以往我们发觉新型毒品在量上容易控制,所以我们感到对于新型毒品的诊断治疗非常困难,因为它的使用很难发现。

  关于成瘾问题,躯体依赖是容易发现的,也是容易控制的,像戒断反应,7天就过去了,但是精神依赖(心瘾)是很难控制的,我们把精神依赖叫做顽固性病态,举个例子,即使已经戒毒很长时间了,也没有躯体的改变了,但是到了原来的吸毒环境或和吸毒伙伴一见面,很容易引起复吸,在大喜大悲、情绪波动的时候,也容易造成复吸,这种情况造成吸毒人员成瘾比例很难下降的趋势。 

  国际电台记者:请问现在艾滋疫苗的研发情况怎样? 

  吴尊友:艾滋病疫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多次临床试验失败使得科学家重新反思我们的研究策略和思路,现在也有一些新的尝试,有一些进展,但是离疫苗真正能够用到人身上的还有距离。现在在中国,有一些团队在研究,目前,相关专家已经形成了中国艾滋病疫苗研究联盟,不同的专家组定期交流、沟通,联合攻关,也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科学家能够在疫苗方面有所突破。 

  追问:我们采访的专家谈到,现在对艾滋病和结核病、乙肝联合防治进行了一些合作,有专家说可能会在“十二五”期间对吸毒人群和艾滋人群进行乙肝疫苗的免疫注射,并纳入免疫策略中。但现在有些问题,这样的人群很难找到,请问在这方面吴主任有什么看法? 

  吴尊友:艾滋病感染者免疫功能低下,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传染性疾病,包括结核、肝炎,我们也注意到在一些重点人群,像吸毒、男男同性恋人群中,感染艾滋病以后,感染性病、结核等其他疾病的机会比较多。我们也注意到,在这些重点人群中仅仅提供抗病毒治疗还不够,还需要提供其他的抗机会性感染治疗。特别是在过去几年,在卫生部统一指挥下,艾滋病中心和结核病中心在全国十几个省开展了联合防治的试点工作。下一步我们也在考虑,特别是对吸毒人群这一个重点人群加强抗病毒治疗、抗结核病治疗和抗肝炎治疗的工作。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在吸毒人群和同性恋人群这两个感染艾滋病比较高的人群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和普通人群没有太大区别,艾滋病感染和丙型肝炎合并感染的情况比较高。我们要根据已经掌握的数据来推进艾滋病感染者合并丙型肝炎和结核病感染的预防治疗工作。 

 主持人:谢谢各位专家,也感谢各位媒体,今天的新闻通气会到此结束。        (信息来源:卫生部 网站 2011-06-23

 

 

相关文档:

文件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