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病原

2005-09-07

()形态:破伤风杆菌属梭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菌体呈细长杆状,

培养24小时几乎所有菌体都产生芽孢。芽孢起初位于菌体近端,呈卵圆形,以后逐渐膨大为球形并移至顶端,使细菌呈典型的鼓棰状。培养早期革兰氏染色阳性,24小时后往往变成阴性,芽孢不着色,无荚膜,大部分有鞭毛,能运动。

()培养特征:破伤风杆菌严格厌氧,可在普通琼脂平板上成长,在血琼脂上产生溶血环。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5-37,最适PH7.0-7.5,过酸过碱均不发育。

()致病性:本菌对活组织、淋巴、血液无侵袭力,但可产生毒素引起发病。毒素有两种:溶血素和痉挛毒素。溶血素可破坏血细胞和其它一些细胞,可造成创口局部溶血和组织损伤,造成缺氧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但与致病性无太大关系。痉挛毒素即破伤风毒素,是破伤风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破伤风毒素是最强烈的细菌毒素之一。毒素与神经细胞结合,一方面引起过度兴奋,造成肌肉的持续紧张强直和腺体的过多分泌,另一方面形成许多高度敏感的兴奋灶,稍受刺激便发出兴奋冲动,从而产生阵发性的剧烈痉挛等症状。

()抵抗力:繁殖体与一般细菌抵抗力无太大差别,一般方法即可杀灭。芽孢抵抗力则极强,可耐煮沸15-90分钟,120℃高压蒸汽10分钟。在2%过氧化氢中可生存24小时,阳光照射下可生存18天以上,在阴暗处,特别在泥土中可生存多年。

相关文档:

文件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