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2005中国高血压年会大会名誉主席方圻教授访谈录

2005-09-27

2005中国高血压年会大会名誉主席方圻教授访谈录

1.《国际循环》:请您介绍一下本次“2005中国高血压年会”与以往有何不同,为什么以“从循证医学到临床实践”为主题?

方圻:高血压年会已举办过多次,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从循证医学到临床实践”。临床医学从古代讲就是一个经验医学,但是个人的经验积累是很有限的,并且也是很局限的。到了20世纪中期,盲法研究出现了,这就大大向前跨越了一步,应用盲法将对照组与试验组进行客观性的比较。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一步的前瞻性、盲法、随机试验逐步开展起来。现代医学已逐渐由经验医学转化为循证医学,循证医学的发展会对新药的研发、医生的临床实践、药物经济学、卫生方针的制定,卫生管理、医院管理,医学教育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我觉得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医学领域,循证医学的作用尤为重要。心血管领域的循证医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证据的出现对于相关指南的制定和临床实践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国际循环》:国际心血管领域大型临床试验的开展方兴未艾,本次年会上专家介绍了大量国外的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医生应如何解读这些试验(如我们是否能用到试验中药物的大剂量等)或是基于这些临床试验制定的指南,并将之运用到临床工作实践中去?

方圻:说到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其作用是肯定的,但是你如何运用,如何解读,应用于临床?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试验出来,一个结果出来,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如最近在ACC上公布的TNT试验,肯定了大剂量他汀(80mg/天)治疗优于常规剂量(10mg/天)的治疗,这主要反应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下降,而在总死亡率上并未显示出显著的优势。这个结论公布之后,一部分人认为试验证实必须把血脂降得更低,LDL-C降到70mg/dl以下,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心血管并发症。甚至有人说,现在应是ATP III做出更强烈反应的时候了。另外也有些人因为本试验中非心血管死亡过高而仍持观望的态度。因为我们还没有他汀类药物可以增加非心血管死亡的证据,所以在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研究。综上所述,一个临床试验结果出来,首先要客观的解读和分析,不能断章取义。其次,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来考虑,国外试验以白种人为主,其结论不一定适用于我国的人群;而且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卫生资源有限,必须将这种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另外我国的肝病病人较多,大剂量应用他汀还需谨慎。希望今后能有我国自己的循证医学证据,尽管这是一项很艰难的任务。

众多的试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修订指南。比如最近颁布的国内高血压指南,前几年还有心力衰竭,冠心病、急性心急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等的指南。今年年底我们还要推出血脂异常诊治方面的指南。这些指南的制定都需要依靠循证医学,从循证医学里面找到证据,制定我们的防治策略,规范化我们的诊治指南,从而可以找到相关的有科学依据的临床处理方法。

3.《国际循环》:我国高血压病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有何新的特点?目前预防和治疗的水平如何?防治的重点、难点在哪里?

方圻:说起这个问题我感慨颇多。我想起46年前,即1959年在西安召开的第一次高血压大会,那次大会上宣布的我国高血压的总发病率是5.7%。并且提出了“让高血压低头!”这样一个豪迈的口号。可是46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又如何呢?去年11月,卫生部发表了2002年全国高血压调查报告,现在成人高血压的发病率是8.8%。这个数字和当年的5.7%当然不好比了,可是40多年过去了,高血压低头了吗?没有。我们在1991年还做过一个非常好的调查,估计当时的高血压患病人数是9000万,而现在是1.6亿。这实在是让人很痛心。难点在那儿呢?主要是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太低,改善不大。虽然知晓率目前有微小的进步,但进步太小了。很多人得了高血压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或者治疗了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现在卫生部心血管疾病控制研究中心有一项计划就是百万高血压健康计划,这是由政府牵头组织医务人员在社区推行高血压防治特别是防的教育,我觉得只有这样深入社区,深入基层才能教育群众,才能真正把高血压的发病速度降下来,仅仅只靠治疗是不行的。我这样讲这并不是否认治疗的重要性,而是因为健康教育,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少饮酒或不饮酒等更容易被人忽视,所以要特别强调。我也想在此借你们《国际循环》呼吁一下,希望全国的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心血管领域的工作者要支持这样一个计划。

4.《国际循环》:您认为我国心血管医学科学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在国际上处于怎样的地位?整个心血管领域中不同学科之间的发展是否平衡?应如何提高整个学科的发展水平?

方圻:我国心血管领域的发展在国际上来讲,地位不是很突出。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比较落后。搞基础研究是付出的多,收入的少,不受重视。这是客观存在的一些情况。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国内在上述大型临床试验方面和国际比较,一方面经验不足,另一方面缺乏资金,这些大型临床试验均需雄厚的财力物力来支持。我们现在自己做的临床试验规模较小,经验也不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如Syst-China,Stone等试验,就是我们自己设计的。通过这两个试验我们证实了CCB治疗高血压是有效的、安全的。另外我们近年来还参加了很多大型的国际性的临床试验,而且参加临床试验的单位也逐渐增多,不仅学习到相关的技能,同时也让国际同行了解并认可我们的工作,并可以增加将来继续参与的机会。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应该继续这方面的合作,逐步与国际接轨,不断弥补与国际心血管领域的差距。在心血管领域里,我国高血压的研究进展还是比较快的,如高血压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这些对促进相关指南的制定都有很大的帮助。

5.《国际循环》:我国医生与国外学术组织的交流情况如何?这种交流在提高我国心血管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的进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方圻:中国心血管界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对我国心血管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参加美国的AHA、ACC,欧洲的ESC等国外大型学术会议可以使我们提高学术水平,更新知识领域。 另外媒体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毕竟参会的人数是有限的,现在广大的基层医生都没有机会到国外去参会。一些实效性很强的医学类报纸发挥了桥梁作用,迅速并且完整地将消息传递给广大医务工作者,让更多的医生关注这一领域的重要进展。

6.《国际循环》:您认为对于及时传播新进展的专业医学媒体应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才能切实为国内心血管科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服务?

方圻:我经常阅读一些专业的医学报刊,包括你们的《国际循环》,每期我都看。我觉得这些刊物都非常好,我喜欢你们的会议热点报道,消息报道比较及时。还有我喜欢看你们的争鸣,不能说每篇都看,但还是要浏览的,以便及时掌握新的进展和动向。作为媒体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立场需要公正,不要受商业利益的影响,应把不同的观点展示出来,至少对医生更新知识会有很大的帮助。

7.《国际循环》:作为卓有建树的心血管界泰斗,您丰富的“医学人生”体验对后来者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您半个多世纪的行医生涯中,有哪些刻骨铭心的人生信念和职业经验想和我们《国际循环》的广大读者-心血管临床工作者分享?

方圻:我是1946年毕业的,从医将近60年了。我觉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新世纪,作为医生来讲,要不断地接受知识更新,继续教育,这一点非常重要,作为医生不能光吃老本。另外,我还要强调医德的重要性,对每一个医生而言,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过得更好、质量更高,但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定要把持好自己,一切以病人的利益为前提,切不可把追求物质利益放在很高的位置上。我希望大家能平衡好这二者的关系。 (来源:国际循环,http://www.icirculation.com/special_topic/cach2005/chairman.htm)

,

相关文档:

文件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