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公共卫生事件 > 自然灾害救灾防病
自然灾害救灾防病
  • 暴雨天气,如何做好个人健康防护?2024-08-02

      个人健康防护   暴雨是指短时间内产生较强降雨(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的天气现象,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暴雨天气可能会导致山洪暴发、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冲塌、农田淹没、交通和电讯中断、水源污染,从而极大地影响公众正常生活,并引发健康危害,如溺水、触电等意外伤害,以及细菌性痢疾、霍乱等各类传染性疾病。   一、如何在暴雨来临前获得有效信息?   暴雨预警信号是气象部门通过气象监测在暴雨来临之前...

  • 汛期来临,警惕病从口入2024-07-02

      6月以来,我国多地进入主汛期,如果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食品原料污染和食品生产、加工、制作、储存、供应等关键环节的污染,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增加。中国疾控中心在此温馨提示:汛期关注食品卫生,警惕病从口入。   一、汛期主要食品卫生隐患   01食品原料受到污染   洪涝灾害发生时,粪便、生产生活垃圾、有毒化工产品(如农药、鼠药、重金属等)可能会随水流扩散,储存的食品、原料、田间作物等可能会被浸泡、...

  • 洪涝灾区应如何做好预防性消毒2024-06-28

      

  • 地震灾区应如何做好预防性消毒2024-01-23

      地震灾区应如何做好预防性消毒   一、消毒原则   一般情况下,灾区的环境和物品等应以清洁为主,室内空气以自然通风为主。对重点环境和物品可采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必要时采用空气消毒器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室外空气无需消毒。   二、预防性消毒重点环境和场所   1.医院的医疗废物存放处,医院污水,公共厕所及临时诊疗场所。   2.临时避难所和临时安置点(居民聚集居住的场所、室内公共活动场所、公共厕所、公用...

  • 地震灾后如何开展环境卫生清理?2024-01-09

      、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 孙宗科、刘梓峥 供稿   

  • 洪涝灾害后,个人健康教育与防护要点2023-08-16

      1. 需配备的防护装备包括口罩、一次性使用手套、工作衣和绝缘橡胶靴等。   2. 消毒工作完毕后,应将所有的消毒工具进行清洗,然后依次脱下工作衣、帽、口罩(或其他防护用具),衣服折叠好,将工作服外层表面卷在里面,放入专用清洗袋中以备清洗。   3. 消毒人员在进行消毒操作时不宜吸烟和饮食。   1. 防止溺水。   尽量避免在洪水水流中行走或驾车;如果洪水继续上涨,避难场所已无法自保,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