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与中毒控制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职业健康与中毒控制 > 中毒控制
中毒控制
  •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公众自我健康防护原则2015-08-20

    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后,可能发生次生事故和危害,会对身处这些危险之中的社会公众带来生命危险或健康危害。如何临危不惧、规避危险,对于社会公众而言,灾难生存的能力和知识是必不可少的。“爆炸事故”发生后,公众可能需要注意如下三种情况的防护。   一、不明危险化学品残留或污染场所   即使事故现场进行了清理,有毒易燃化学品仍可能有现场残留。公众见到不明危险化学品存在时,应迅速离开现场,避免聚众和围观,便于...

  • 浅谈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危害2015-08-20

    1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特性   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   第1类 爆炸品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氢气、乙烷、乙烯、丙烯等。   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

  •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2011-03-14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通过环境干预、开展健康教育、有重点的筛查和监测,达到预防和早发现、早干预的目的。   一、健康教育   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对预防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十分重要。通过面对面的宣传与指导、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传播铅对儿童毒性作用的相关科学知识,改变人们的知识、态度和行为,预防和减少铅对儿童的危害。   (一)知识介绍   医务人员应向群众讲解儿童铅中毒的原...

  •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2011-03-14

      一、诊断与分级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要依据儿童静脉血铅水平进行诊断。   高铅血症: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为100~199mg/L;   铅中毒: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200mg/L ;并依据血铅水平分为轻、中、重度铅中毒。   轻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00~249mg/L;   中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50~449mg/L;   重度铅中毒: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450mg/L;   儿童铅中毒可伴有某些非特异的临床症状,如腹隐痛、...

  •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2008-12-16

    表1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序号   名称   主要成分   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类别   可能的主要作用   检测方法   1   吊白块   次硫酸钠甲醛   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   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

  • 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化学中毒常见解毒药物储备名单2008-07-10

    根据突发化学中毒事件的需要,在卫生部和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制订了化学中毒常见解毒药储备计划。经过两年运作,已完成采购、储备任务,分别在北京、广州、成都建立了解毒药品储备库,并制订了储备特效解毒药物应急调用方案和管理办法。此批解毒药仅限用于突发中毒事件,卫生部门如果调用,可通过职业卫生所24小时中毒咨询热线(010-83132345)进行咨询。   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化学中毒常见...

  • 使用胶粘剂中毒的控制措施2006-11-07

      在生产中使用胶粘剂的行业很多,例如,制鞋业(55%),家具制造具(15%),皮革加工业(14%),玩具制造业(6%),箱包制造业(5%)及橡胶制造业等经常使用胶粘剂。而且这些行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胶粘剂是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化工产品,其化学成分多达80余种。但是我国生产的胶粘剂有害成分品种多,含量高。例如苯、甲苯、二甲苯、正已烷、三氯乙烯等都是引发职业中毒的主要高毒化学成分。著名的“白沟职业中毒...

  • 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与救治2006-02-21

    一、概述   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CO)为无色、无嗅、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低,易被氨水吸收。在空气中燃烧呈蓝色火焰。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   凡含碳物质在燃烧不完全时均可产生一氧化碳。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煤气、各种加热窑炉的焙烧、矿下爆破等作业均接触一氧化碳,居民家庭中做饭或取暖的煤炉所产生的气体含一氧化碳可达6~30%,也常造成生活中毒。一氧化碳主要经呼吸道吸收。   二、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