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寨卡病毒病:WHO(2月19日):上周全球新增2个寨卡病毒流行区(阿鲁巴和博内尔岛),均位于美洲。2007年1月1日~2016年2月17日,全球有48个国家和地区寨卡病毒流行的证据。 2015至2016年,共有36个国家报告本地传播病例,还有间接证据表明还有6个国家也发生了本地疫情,5个国家曾发生本地流行但目前疫情已经结束,此外还有1个国家报告本地病例但并非通过蚊媒传播。阿鲁巴及博内尔时最新增加的报告本地疫情的地区。 ...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 胡浩)记者23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我国浙江省新发现两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至此,我国大陆已经确诊五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据了解,新发现的两病例为父子关系,浙江省义乌市人。父38岁,子8岁,均为浙江省首例患者的同团旅游人员。浙江省专家组根据流行病学史、病例的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确诊两例为寨卡病毒病,根据潜伏期确定为与首例病例共同有寨卡病毒病流行地区斐济、...
据新华社电2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透露,该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专家团队与江西省疾控中心合作,对我国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血液标本中的寨卡病毒基因组进行了全面解析,已成功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据了解,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和江西省疾控中心合作确诊首例输入性病例后,克服了病人血清标本病毒载量极低的困难,成功地从病人血清样本中直接获得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病毒基因全长10676个碱基,遗传进化分析显...
2016年2月1日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中欧时间2016年2月1日13:10至16:55,WHO总干事召集了关于在一些寨卡病毒流行地区出现小头畸形和其它神经系统疾病聚集性病例的应急委员会(EC)的第一次电话会议。 WHO秘书处向委员会简要介绍了在一些有寨卡病毒传播的地区同期出现的小头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聚集性病例的情况。还向委员会提供了目前掌握的关于寨卡病毒历史、传播、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的其他数据。...
中新网1月29日电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消息,2014年以来,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发生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研判认为,中国存在病例输入风险,目前中国正处于冬春季,蚊媒密度较低,即使出现输入病例,疫情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也低。 据悉,2014年以来,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发生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欧洲、亚洲、大洋洲也有输入病例报告,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尚未发现病例。寨卡病毒病主要通过...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9日讯(记者吴佳佳)国家卫生计生委今日通报指出,2014年以来,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发生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欧洲、亚洲、大洋洲也有输入病例报告。截至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尚未发现病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研判认为,我国存在病例输入风险;目前我国正处于冬春季,蚊媒密度较低,即使出现输入病例,疫情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也低。 寨卡病毒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人感染后症状多为轻微发热、红...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记者 胡浩)对于多个国家相继发生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的情况,国家卫计委29日表示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我国大陆尚未发现病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研判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冬春季,蚊媒密度较低,疫情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低。 2014年以来,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发生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欧洲、亚洲、大洋洲也有输入病例报告。寨卡病毒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人感染后症状多为轻微发热、红疹,极少...
当地时间1月25日,哥伦比亚麦德林,Antioquia大学内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内研究治病蚊。哥伦比亚热带病控制项目的研究人员正在找寻抗击寨卡病毒(Zika)的方法。世界卫生组织25日发布警告称,由蚊子传播的寨卡病毒或将蔓延到美洲几乎所有国家,只有加拿大和智利除外。 由美国疾控中心提供的寨卡病毒在显微镜下的照片。该病毒由蚊子传播,通过血液感染,目前人类对这种病毒缺乏免疫力。 哥伦比亚热带病控制项目的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26号表示,截至目前,已有美洲、非洲、欧洲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寨卡病毒传播。 世卫组织说,目前寨卡疫情最为严重的是巴西。考虑到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目前最佳预防方式就是防蚊叮咬。为控制疫情蔓延,里约政府26号在桑巴大道、奥运场馆等喷洒杀虫剂。 世卫组织发言人林德梅尔26号说,相对同样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登革热等传染病来说,寨卡病毒引发的寨卡热症状更为温和。约75%至80%的...
截至27号,已经有美洲、欧洲和非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报告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各国采取多项措施,控制病毒扩散。 洪都拉斯27号宣布发现超过600例寨卡病毒感染者,阿根廷确诊首例感染者,墨西哥也确认有18名寨卡病毒感染者。美国已有约20例感染病例,而欧洲的英国、丹麦、葡萄牙等国以及非洲的佛得角也确诊有感染病例。 目前,疫情最为严重的仍是巴西和哥伦比亚两国。据巴西媒体报道,该国感染者人数最高可...
2014年以来,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发生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欧洲、亚洲、大洋洲也有输入病例报告。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尚未发现病例。寨卡病毒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人感染后症状多为轻微发热、红疹,极少出现重症或死亡。近期有研究结果提示,孕妇感染后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或死亡。该病主要预防措施为防范蚊虫叮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研判认为,我国存在病例输入风险;目前我国正处于冬春季,蚊媒密度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