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际国内登革热疫情呈上升趋势,我国部分地区始终面临输入引起本地暴发的风险,2013年和2014年多地报告了大规模暴发疫情。登革热缺乏特异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其防治依赖于病例与蚊媒监测、蚊媒控制和病例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为指导各地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我中心于2014年年初启动了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修订工作,于近期正式印发,包括《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登革热实验室检测指南》、《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
近期,寄生虫病完成了由世界卫生组织/TDR新近出版的《登革热:诊断、治疗、预防控制指南 2009年 新版》书稿的翻译工作,将于近期出版。 该书具有“全”和“新”的特点,可为我国登革热防治科研人员掌握全球登革热防治、研究方法,了解今后登革热发展方向提供全面信息;也为我国热带病特别是虫媒传染病研究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总策略和方向。
为及时、准确、有效地处理登革热疫情,防止疫情传播和蔓延,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一、登革热防治基本知识 (一)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动物是本病主要传染源和宿主。 1、患者。 患者是登革热主要传染源。在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10天内具有病毒血症的患者是至关重要的传染源;轻型患者不易被发现,且数量远大于典型患者,是更为危险的传染源。 ...
下载: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试行)(2005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