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A,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HAV感染以后可以造成肝脏的急性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厌油、腹泻、乏力、食欲下降、尿黄、皮肤粘膜黄染等。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发病率很低,但在经济发展落后、卫生条件差的国家和地区仍存在甲肝的流行或暴发。 l 传染源 甲肝的传染源为甲肝患者、亚临床感染者和隐性感染者。 l 传播...
HAV在全球均有发生,但在地区流行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过度拥挤的条件下,尤其是清洁用水受限和粪便处理不充分的条件下,大多数人在儿童时期即感染HAV,但少有临床表现。 l 国内疾病流行情况 自1991年以来,我国甲肝年报告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1991~2020年甲肝报告发病率由55.69/10万下降至1.06/10万。我国多数地区已转为甲肝中流行区或者低流行区,发病人群年龄和职业等分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低年龄人群中甲...
l 病原体特点 HAV属微小RNA病毒科,病毒呈球形,直径约为27~28nm,基因组为单股线状RNA,无包膜。分子流行病学显示,不同HAV株间的核苷酸序列存在10%~20%的差异。大量实验表明,HAV具有一定的抗原稳定性和保守性,且只有一个血清型。HAV在低pH和适当温度(60℃持续60分钟)下相对稳定,并能耐受冷冻温度,可在粪便和土壤中长期存活。 l 致病机理 HAV主要经粪-口途径感染,但HAV经口如何到达肝脏,迄今尚不清...
l 临床表现 甲肝有以下几种感染类型:(1)显性(黄疸型)感染: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异常;(2)亚临床感染:无明显临床表现,但肝功能异常、抗-HAV IgM阳性;(3)隐性感染:无明显临床表现,肝功能正常,仅抗-HAV IgM阳性(早期诊断的指征)。 甲肝的临床表现与年龄密切相关:幼童通常为隐性感染,大龄儿童与成人普遍为有症状感染。甲肝的临床症状与其他病毒引起的肝炎不易区分,明显的症状包括乏力、疲劳...
l 疫苗工艺和种类 目前有两类甲肝疫苗在全球广泛使用,分别是甲肝灭活疫苗和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在多个国家生产,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甲肝疫苗。1991年美国成功研制了甲肝灭活疫苗,并在欧洲上市。2002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甲肝灭活疫苗上市。 甲肝减毒活疫苗,主要在中国生产和使用。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HAV 分离和疫苗研发。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分别采用H2株,国药中生集团...
1.病人管理:对甲肝病人应进行住院/居家隔离治疗和管理。 2.接触者的管理:对病人家庭成员或同源暴发中的接触者进行定期监测。做好环境的消杀和卫生处理,如水源保护、饮水消毒、食品卫生、食具消毒、加强个人卫生、粪便管理等。 3.暴露后预防:在甲肝流行期间,易感人群可通过接种甲肝疫苗进行主动免疫。对于已暴露于HAV的易感人群,在暴露后14天内接种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HAV的感染率和发病的严重程度。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