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 l 传染源 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l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分泌物而传播。 l 潜伏期 潜伏期为7~21天,通常为10~14天。一般从暴露到发热约为10天、到出疹约为14天。 l 传染期 一般是在皮疹出现前4天持续到皮疹发生...
l 病原体特点 麻疹病毒为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的麻疹病毒属。麻疹病毒基因组编码8种蛋白,其中血凝素蛋白(H)和融合蛋白(F)是进入细胞重要的表面蛋白。麻疹病毒只有1种血清型。根据麻疹病毒血凝素蛋白(H)和核蛋白(N)基因序列的差异,可以将全球曾经流行的麻疹病毒分为24个基因型,一些国家或地区具有特定的本土基因型,中国近20多年来主要流行株为H1基因型,但2017年以来监测到的H1基因型...
l 国内疾病流行情况 1991年以前每年麻疹报告发病率均>10/10万,1993年开始下降,1995年降至5/10万以下。1995~2005年之间报告发病率在5/10万左右波动。2005年麻疹疫情大幅回升,全年共报告发病数123,136例,报告发病率9.50/10万。2006、2007年发病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2008年全国麻疹报告发病数继续上升,报告发病率9.95/10万,为近15年来最高水平。2009年麻疹报告发病率3.95/10万,较2008年大幅下降。2010年、2...
l 临床表现 典型麻疹的临床经过可分为以下几期:前驱期3~4天,发热,体温达39~40℃,发热2~3天后,口腔颊粘膜粗糙,上有数量不等周围可见红晕的0.5~1mm灰白色小点,称麻疹粘膜斑(柯氏斑),上下唇粘膜也可见到;出疹期多在发热2~4天后出现,持续3~5天,自耳后、发际、前额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以后部分融合成暗红色,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全身症状加重;若无并发症,皮...
l 疫苗工艺和种类 目前麻疹疫苗只有减毒活疫苗一种。1963年,麻疹疫苗首先在美国获准使用。1964年,我国麻疹疫苗研制成功。自主研发生产的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于2002年获批上市应用。现有麻疹单价减毒活疫苗、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MM)、MMR、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水痘联合减毒活疫苗(MMRV,国内尚未上市)。这些联合疫苗均含有麻疹成分,统...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 2.如果出现发热、红色皮疹、咳嗽等症状时,尽快到医院诊治,就诊时应戴上口罩。 3.患者应根据医嘱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或休息,避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无免疫力的人群。 4.发现麻疹疫情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可在暴露后72小时内及时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