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病原体特点
麻疹病毒为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的麻疹病毒属。麻疹病毒基因组编码8种蛋白,其中血凝素蛋白(H)和融合蛋白(F)是进入细胞重要的表面蛋白。麻疹病毒只有1种血清型。根据麻疹病毒血凝素蛋白(H)和核蛋白(N)基因序列的差异,可以将全球曾经流行的麻疹病毒分为24个基因型,一些国家或地区具有特定的本土基因型,中国近20多年来主要流行株为H1基因型,但2017年以来监测到的H1基因型数量逐年下降,2020年未监测到H1基因型。
麻疹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在流通的空气中或在阳光下半小时即失去活力。对一般消毒剂敏感,紫外线能很快使之灭活,病毒耐寒、耐干燥,4℃能存活数周,在-70℃~-15℃可保存数月至数年。
l 致病机理
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在呼吸道及结膜上皮细胞内繁殖,并从原发灶侵入局部淋巴组织繁殖后入血,于感染后2~3日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流到达全身各组织,并大量繁殖,再次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进而导致广泛病变。病毒血症可持续至出疹后第2日。目前认为麻疹的发病机制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麻疹病毒侵入细胞直接引起细胞病变,二是与全身性速发型超敏反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