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控应急 > 免疫规划 > 疾病专题 > 病毒性传染病 > 乙脑
临床特征和诊断
时间:2021-12-07 字体:

  l 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 

  1、初期   病初1-3天。起病急,体温快速上升,伴头痛、恶心、呕吐等。 

  2、极期   病程4-10天。突出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症状(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其中呼吸衰竭为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3、恢复期  一般患者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重型患者1-6月才能逐渐恢复(仍可表现持续性低热、多汗、失语、吞咽困难等),如半年后上述症仍不能恢复,称为后遗症。 

  4、后遗症期  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精神失常及痴呆。 

  30%的重症乙脑患者留有后遗症,儿童较成人有更高的发生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痴呆及帕金森综合征等,经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恢复。 

  现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目前的治疗方案为积极采取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同时患者应住院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危重症状,以降低病死率及防止后遗症发生。 

  l 诊断 

  参考《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WS214-2008)。可根据暴露史、特定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做出临床诊断,但实验室确诊(通常是血清学检测)是必需的。 

  最广泛应用的诊断方法为IgM捕获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大约75%的患者在发病后的前四天,可在脑脊液、血清或在两者中同时检测到特异IgM抗体,几乎所有的患者在发病后7天可呈IgM 抗体阳性反应。脑脊液和血清都应该被检测,以最大限度提高灵敏度。 

  l 自然感染后的免疫力 

  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及稳定的免疫力,再次患病者少见。 

文件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