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国内疾病流行情况
在实施疫苗免疫之前,脊灰呈自然流行状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为流行高峰。1953年,我国将脊灰列入法定传染病报告,20世纪60年代初期,每年报告约20,000~43,000例。随着疫苗推广使用,脊灰的发病急剧下降,70年代的发病数较60年代下降37%。进入80年代,全国实施计划免疫,脊灰的报告发病数进一步下降,1988年全国仅报告脊灰667例。但由于局部地区接种率较低,易感人群积累,1989、1990年连续两年在全国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流行,两年发病近万例。随着全国消灭脊灰规划的实施,自1994年10月以来未发现本土脊灰野病毒(WPV)病例,2000年中国实现了无脊灰的目标,并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认证。此后,我国在持续维持无脊灰状态的同时,持续面临境外WPV输入的压力,2011年在新疆发生了一次比较大的输入性WPV引起的本土传播疫情。
l 国际疾病流行情况
WHO六大区中美洲区、西太平洋区、欧洲区、东南亚区、非洲区分别于1994年、2000年、2002年、2014年、2020年证实为无WPV区域。全球自1999年后未再发现Ⅱ型WPV,2013 年后未再发现Ⅲ型WPV,WHO于2015年认证全球消灭Ⅱ型WPV,2019年认证全球消灭Ⅲ型WPV,目前全球仅流行I型WPV。2021年仅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仍有WPV本土流行,17个国家有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