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控应急 > 免疫规划 > 疾病专题 > 病毒性传染病 > 脊髓灰质炎
疾病概况
时间:2021-12-01 字体: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以肢体不对称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道传染病。在疫苗前时代,该病广泛流行,所致麻痹不可逆,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是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又称小儿麻痹症。 

  l 传染源 

  脊灰的传染源为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隐性感染(占99%以上)和轻症瘫痪型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l 传播途径 

  脊灰是人传人疾病,消化道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易感者通过接触被脊灰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感染、发病。在发病的早期,也可因消化道和咽部排毒经过粪-口、口-口途径传播。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粪-口途径传播占主导,而在卫生条件标准高的地区,口-口途径传播更常见。 

  l 潜伏期 

  最短3天,最长35天,一般为514天。 

  l 传染期 

  感染者粪便排出病毒可达数周至数月,潜伏期末至发病后34周都有传染性,传染性在麻痹症状出现前及出现后12周最强。 

  l 易感人群 

  人是唯一自然宿主,人群对脊灰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脊灰病毒有3个血清型,型别间无交叉免疫。 

文件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