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控应急 > 免疫规划 > 疾病专题 > 细菌性传染病 > 白喉
其他防控措施
时间:2021-12-07 字体:

  1.隔离治疗病人  白喉病例经抗生素规范治疗48小时后即不具备传染性,但病人仍需要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咽拭子2次(间隔24小时)细菌培养阴性后方可出院;无培养条件时,应隔离到症状消失后14。疑似病人也需要住院隔离观察。

  2.医学观察  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无症状和鼻咽液培养阴性者,方可解除医学观察;发现病人及带菌者,应及早隔离治疗。集体单位儿童和学生的密切接触者要医学观察7天,在此期间不得接收或转出人员。

  3.应急接种  对易感人群进行白喉疫苗应急接种,接种年龄组可根据当地人群免疫水平和发病年龄确定。对密切接触者、未经全程免疫的儿童,可进行被动-自动免疫。先用白喉抗毒素肌注1000IU2000IU,同时在另一侧上臂接种白喉疫苗0.5ml,以后隔4周再接种1剂白喉疫苗,共3剂。一般接触者用白喉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其中<5岁的儿童需要使用百白破疫苗或白破疫苗。接触者如有咽炎,应同时应用抗生素。

 

  参考资料: 

  [1]王宇明, 李梦东. 实用传染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白喉诊断标准[EB/OL].  

       http://www.nhc.gov.cn/wjw/s9491/200704/38798.shtml.(2007-04-17)

  [3]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 

 

 

 

 

 

 

 

 

 

文件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