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成人患者具有外伤史,伤口多先有或合并感染,一般伤口较深,常有异物或坏死组织残留。患者首先有乏力、头晕、头痛、咀嚼肌紧张、烦躁不安及打呵欠等前期症状,紧接着出现典型的肌肉强烈收缩,依次出现咀嚼肌、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以及肋间肌强直。患者常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张反弓”等特异性表现。强烈的全身肌群痉挛和抽搐有时可导致肌断裂甚至骨折,也可能导致尿潴留、吞咽困难无法进食、呼吸困难甚至衰竭等,危及生命。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轻型,中型,严重型和非常严重型。
患有破伤风的新生儿出生正常,但出生后3-28天不能吸吮,当发生严重肌肉收缩和痉挛时,新生儿则停止进食,身体强直,严重时可致死亡。
外伤后破伤风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接种破伤风疫苗、彻底处理伤口、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及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等。
l 诊断
破伤风诊断主要靠外伤史及典型的临床表现。当患者有确切的外伤史或有感染伤口存在,并发展为张口困难、全身肌张力增高等症状,可做出诊断;如继发阵发性肌痉挛,则可进一步确诊。临床约有20%的破伤风患者无明显外伤史,而诊断主要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此时应注意与可引起肌张力增高和阵发性肌肉痉挛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如口腔及咽部疾患、脑膜炎及脑血管意外、狂犬病等。
l 自然感染后的免疫力
破伤风自然感染的剂量可致发病,但不足以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故破伤风发病且未通过主动或被动免疫,恢复后并不能产生免疫力,可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