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控应急 > 免疫规划 > 疾病专题 > 细菌性传染病 > 破伤风
临床特征和诊断
时间:2025-06-09 字体:

  (一)临床表现 

  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为:起病初期患儿哭闹,烦躁不安,吮乳困难,继之面部肌肉抽动,呈苦笑面容,渐发展至牙关紧闭,发病12天内即出现抽搐,四肢阵发性强直性痉挛,腹直肌痉挛强直如板状,颈项强直呈角弓反张。一般无发热或只有低热。轻微刺激(如声、光、轻触、饮水、轻刺等)常诱发痉挛发作,用压舌板检查咽部,越用力下压,压舌板反被咬得越紧,不能打开口腔。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分为三种类型:全身型破伤风、局部型破伤风和头部型破伤风。全身型破伤风是最普遍和最严重的类型,此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肌肉疼痛性痉挛,逐渐发展可出现张口困难、苦笑面容,以致牙关紧闭,进一步加重可表现为颈僵硬、角弓反张、板状腹、发热等。局部型破伤风较为少见,此类患者主要表现为伤口附近区域的单个肢体或身体某一部位发生强直性和痉挛性肌肉收缩,可发展为全身型破伤风。头部型破伤风是一种特殊的局部型破伤风,头面部受伤或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可能出现头部型破伤风。此类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和颅神经麻痹表现,常伴有牙关紧闭,也可发展为全身型破伤风。 

  (二)诊断 

  破伤风诊断主要靠外伤史及典型的临床表现。当患者有确切的外伤史或有感染伤口存在,并发展为张口困难、全身肌张力增高等症状,可做出诊断;如继发阵发性肌痉挛,则可进一步确诊。 

  (三)自然感染后的免疫力 

  破伤风自然感染的剂量可致发病,但不足以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故破伤风发病恢复后并不能产生免疫力,可再次感染。 

文件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