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技进展
传染病所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报道健康人群携带耐药沙门菌及隐匿传播
时间:2025-01-27 字体:

  从人群、动物、环境等环节监测耐药病原菌,对绘制耐药病原菌的分布全景、追踪跨界面传播与溯源、评估扩散感染风险,尤其对耐药控制策略措施的制订是必需的。目前对病人、养殖动物、环境、食品开展的监测和分析较多,但对健康人群携带耐药病原菌和可能的传播作用认识还很少。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与广西玉林市疾控中心等单位对2013至2020年间260315人次健康成人的沙门菌携带及其耐药性开展了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基因组学分析。结果分析表明食品从业人员的沙门菌携带率高于非食品从业人员,并具有更多样的血清型、更高的抗生素耐药率和更复杂的多耐药谱。健康人群携带沙门菌的季节性与腹泻病人相似,但血清型顺位明显不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非食品从业人员的沙门菌携带率降低,但对食品从业人员影响不大。健康人群携带沙门菌多重耐药率高,耐药基因数量逐年增加、且多位于质粒上、显示高扩散风险,且食品从业人员可作为养殖业中抗生素控制使用成效的指示群体。基因组分析发现该地区健康人所携带沙门菌呈现长期持续或短时激增等播散模式,揭示沙门菌尤其多耐药沙门菌在健康人群中的隐匿传播。研究显示食品从业人员是病原菌和耐药基因从动物/食品向人群传播的高风险环节,强调需加强对健康人携带病原菌和耐药基因组的监测,并对食品从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干预措施,以保障食品安全。 

   

   20241126日,研究成果以“High carriage and possible hidden spread of multidrug-resistant Salmonella among asymptomatic workers in Yulin, China”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卢昕、罗铭、王梦玉、周哲敏、徐嘉良为共同第一作者,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炎农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阚飙为共同责任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4405-9 

  传染病所 供稿 

 

文件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