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2030年消除脑膜炎》的倡议。通过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脑炎/脑膜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显著降低。及时了解一个国家的脑炎/脑膜炎病原体谱的动态变化对于流行病控制至关重要。
据此,病毒病所虫媒室于2018至2021年间,收集了来自18个省份的229名脑炎/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样本,利用靶向下一代测序(tNGS)技术和qPCR进行病原体平行检测。研究发现,2018至2021年间脑炎/脑膜炎的病原谱与2009至2018年间相比存在差异。尽管最常见的病毒仍为肠道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1型,但是,日本脑炎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在本次研究样本中并未被检测到。细菌的总体阳性率相对较低,并且未发现脑膜炎奈瑟菌。通过tNGS技术,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常规检查不包含的病原体,包括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41型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2型、EB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李斯特菌、布鲁氏菌、铜绿假单胞菌,所有的阳性结果均经过了荧光定量PCR验证,验证结果均与tNGS一致。研究强调,及时了解病原谱的变化对于改善临床诊断和疫苗开发至关重要,对全球脑炎/脑膜炎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控制传染病方面取得的进展,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监测类似健康问题的参考。
该研究以“Is the pathogen spectrum of encephalitis/meningitis changing in China?”为题于2025年1月20日发表在Journal of Infection上,博士研究生王瑞晨为第一作者,许松涛、王环宇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图一 样本采集来源地
图二 样本检查结果
原文链接:https://www.journalofinfection.com/action/showPdf?pii=S0163-4453%2825%2900018-0
病毒病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