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技进展
传染病所在The BMJ上发表论文分享中国消除疟疾媒介蚊虫控制创新策略和实践经验
时间:2025-05-07 字体:

  中国曾是全球疟疾的重灾区——上世纪40年代,每年约3000万人感染,死亡率高达1%。在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认证中国为无疟疾国家!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几代人的努力和一场跨越70年的灭蚊战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刘起勇研究团队,回顾研究了新中国成立后,为控制消除疟疾所采取的媒介蚊虫控制创新策略和措施,包括爱国卫生除害防病、蚊虫综合治理、分层可持续的媒介生物控制策略等。在不同的阶段,根据面临挑战的不同(杀虫剂抗药性水平、媒介物种、气候环境等因素)、疟疾发病率的不同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采取了因地因时制宜的控制措施。最终消灭了这种在中国流行了数千年的传染病。 

  该研究不仅是对中国疟疾防控经验的总结,更具有广泛的全球公共卫生意义,特别是对于仍在饱受疟疾困扰的非洲国家。中国防控疟疾的成功,充分说明即便是在发展中国家,疟疾仍然是可以防控乃至消除的。只要有坚定持续的政治承诺和政府领导、公众的广泛参与、充足的财政支持以及科学的分层可持续媒介控制等策略和措施,消除疟疾目标完全是可以实现的。中国疟疾防控策略技术和70年丰富实践经验,在推动全球消除疟疾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该研究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以及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合作完成。2025年4月22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The BMJ以“Stratified sustainable vector control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for malaria elimination in China: a 70 year journey”为标题,在线发表了该研究内容。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研究员为本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义冠博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图1 2000-2016年中国大陆四种主要传疟按蚊地理分布:中华按蚊(A)、雷氏按蚊(B)、微小按蚊(C)和大劣按蚊(D)。图A中红点表示该地区中华按蚊种群已报告存在杀虫剂抗性。1979年(E)和2010年(F)中国疟疾流行区分层情况。 

   

  图2: 1950年以来中国疟疾死亡率、发病率及相应控制措施 

    原文链接:https://www.bmj.com/content/389/bmj-2024-080656 

  传染病所 供稿 

 

文件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