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 | 高福/朱宝利/武桂珍团队开发出新型流感-新冠嵌合亚单位疫苗
年的H2N2流感、1977年的H1N1流感、1968年的H3N2流感以及2009年的H1N1流感。每次流感疫情都给经济和人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最近,全球正面临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大流行。这两种病毒的流行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挑战和生命损失。这两种疾病都是由呼吸道病毒......
时间:2023-09-22Adv Sci丨赖颖团队揭示生物膜间距在新冠病毒感染过程中的重要调控作用
自疫情爆发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多种表型的突变体,产生了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导致全人类遭受了巨大的生命威胁和财产损失。目前大量新型冠状病毒变种和进化的研究发现,刺突蛋白(Spike)的突变体,不仅增强了自身与受体的结合力,而且还通过降低抗体的中和效力,提......
时间:2023-09-21Lancet Microbe:儿童和青少年在感染过新冠病毒并接种过一剂 BNT162b2 疫苗后对新冠病毒再次感染产生的免疫力
虽然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都曾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而且许多人继续接种COVID-19疫苗,但有关混合免疫对再次感染奥密克戎(B.1.1.529)变种的有效性的研究却很少。2023年7月的《The Lancet. Microbe》刊载了一项研究,旨在探索康复期儿童和青少年接种疫苗对再次感染德尔塔(B.1.617.2)变......
时间:2023-09-21BMJ:儿童和青少年中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住院情况:对英国320万首次确诊感染病例的队列研究
2023年7月5日的《BMJ》刊载了一项研究,旨在描述儿童和青少年中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住院情况。该研究运用约1200万居住在英国的儿童和青少年(年龄<18岁)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的电子医疗记录数据对320万首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进行队列研究。 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
时间:2023-09-21XBB.1.9及其亚分支、XBB.1.22及其亚分支、XBB.1.16及其亚分支。 根据采样日期,8月份XBB及其亚分支的占比小幅波动增加,2023年第31周(7月31日-8月6日)为99.6%,第34周(8月21日-8月27日)为99.8%。见图4。 图4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土病例变异株变化趋势 ......
时间:2023-09-07的作为免疫加强针的保护范围,包括了新冠始祖毒株(Ancestral SARS-CoV-2)、新冠德尔塔毒株(Delta)、新冠奥密克戎毒株(Omicron)、非典冠状病毒(SARS-CoV-1)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在内的候选毒株。 模型结果显示,非典冠状病毒(SARS-CoV-1)作为疫苗株有望提供......
时间:2023-08-23Cell Discov | 戴连攀/高福团队在新冠疫苗加强针研究最新进展
新冠病毒是导致2019冠状病毒病(新冠肺炎)的病毒,它继续经历进化变化,导致新的关注变异毒株(VOCs)出现。其中,奥密克戎变异株(B.1.1.529)自2021年11月以来迅速出现,导致随后全球范围内的感染浪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征是其刺突蛋白发生显著突变,而刺突蛋白是疫苗的主要靶点......
时间:2023-08-23“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及关键技术应用”项目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奖项目公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以下简称病毒病所)谭文杰研究员团队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金存教授团队联合申报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及关键技术应用”项目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时间:2023-08-22Nat. Commun. | 夏宁邵团队揭示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诱导的呼吸道广谱免疫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给全人类带来了严重危害,新冠病毒反复感染仍在持续,如何有效减轻相关疾病负担是当下的重要课题。新冠病毒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学逃逸和解剖学逃逸特征:一方面,层出不穷的变异株可以逃逸既往自然感染或疫苗诱导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另一方面,人体上呼吸......
时间:2023-08-09的分别为XBB.1.9及其亚分支、XBB.1.16及其亚分支、XBB.1.22及其亚分支。 根据采样日期,XBB及其亚分支的占比逐渐增加,从2023年第27周(7月3日-7月9日)的96.3%,增长到第30周(7月24日-7月30日)的99.1%。见图4。 图4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土病例变异株变化趋势 ......
时间: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