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控应急 > 传染病 > 乙类传染病 > 人感染H7N9禽流感 > 工作动态
中心专家就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问题与媒体交流
时间:2013-04-08 字体:

48日上午,我中心应急中心主任冯子健、病毒病所副所长舒跃龙参加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就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现状与媒体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舒跃龙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在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第一次电话会议上,中国疾控中心主动提出把毒株和大家共享,并且把检测方法和大家共享。目前检测方法已经在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上发布。毒株的共享也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整个过程都是绿色通道。对于H7N9的传播、传染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现在我们知道H7N9就是我们要打仗的敌人,通过中国科学家和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相信一定能够找到对付这个敌人的办法。经过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拥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流感监测网络,这个监测网络有400多个实验室,不但可以密切监视病毒的情况也可以监测到新情况,会有利于对这个疾病做出更为科学的判断。

冯子健主任就媒体和公众关心的预防和治疗问题进行了解答。目前,发生的所有病例都集中在华中地区四省,在这个地区和禽类接触可能增加人感染风险。我们还不知道这个病毒在其他地方有没有发生病例的可能性,但是会密切关注这个病毒和疾病发生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多证据证明这个病毒的感染和禽类的暴露有关。这里一个重要措施是防止人暴露于染病毒的禽类,我们要改变我们的饮食和消费习惯,活禽的农贸市场是高感染场所,监管部门也要加大活禽市场现宰现杀现卖的消费情况。作为公众如何预防这个疾病。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好个人卫生,就是尽量减少和禽类的直接接触,和禽类接触之后要尽快及时的洗手。这是两个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另外,如果发生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之后要及时就诊,同时能够把自己和禽类或其他动物的接触史告诉医生。

在与临床合作方面,正紧密合作进行研究,争取在病程早期,在轻症阶段及时发现、及时识别,及时采取临床干预,减少转化为严重病例的措施。此外,通过在早期给予抗病毒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药物的使用,以此减少病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同时,希望能有一些实验室快速检测措施,能够识别潜在的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       

        (政研传播中心 整理)

DSCN3900.jpg

DSCN3921.jpg

DSCN3932.jpg

DSCN3924.jpg

文件附件:
相关新闻